孙永铎:“双肩挑”的人生
2012年7月,孙永铎同志以优秀的成绩从清华大学化学系博士毕业,来到核动力院从事反应堆结构材料研究工作。清华大学有着“双肩挑”的优良传统,即遴选专业优秀同时思想素质过硬的研究生担任本科生辅导员,一肩担科研,一肩担教育。孙永铎正是这样一位学生辅导员,她也自然而然的将这种“双肩挑”的习惯带入了自己的工作中,一边从事一线科研工作,一边承担重点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
脚踏实地,提升科研能力
孙永铎深知,作为一名国防科技工作者,首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能力。从工作伊始,她就不断积累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在领导的支持和师长的指导下,从申请、承担实验室运行基金、院探索基金等小课题开始,一步步由初出茅庐的青涩学生,成长为能够独立带领团队承担重大课题的科研骨干。工作以来,她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承担了科工局、发改委、省科技厅等不同渠道的各类科研任务7项,作为主研人员参与中核集团“龙腾2020”ATF项目及各类基金、横向服务项目8项。
国家发改委“高强高洁净细晶GH690合金研发、产业化及核电中的示范应用”项目是孙永铎负责的第一个重点项目。在项目策划阶段,她制定了细致的实施方案,统筹进度安排,确保实验设备和人力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项目实施阶段,她和团队成员严格执行实验方案和相关标准,确保试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项目总结阶段,她带领项目组成员完成了共6大类24项研究内容的数据总结与分析,在完成项目总结报告的同时,还形成了16份试验规程,出色地完成了整个研究课题的目标,为实现国产690合金锻件在核电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不到6年的时间,对于科研工作,尤其是工程科研工作来说只是很短的一段时间,但孙永铎所为之辛勤付出的科研之树已开始逐渐结出果实。工作至今,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2篇,提交国防科技报告5篇。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10余次,多次组织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包括参与组织ICONE21、ISSCWR8等重要国际会议)。已受理的发明专利5项。1项研究成果获得集团公司三等奖。2018年7月,她获聘中核集团公司首批“青年英才”计划“菁英人才”。
兢兢业业,磨练管理技能
从2013年1月起,孙永铎担任反应堆燃料及材料重点实验室学术秘书,从事最基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
实验室日常管理工作是具体而琐碎的。实验室基金的立项评审、节点控制、结题验收,需要全周期的细致策划和管理;举办学术会议、邀请专家讲学、组织技术交流,需要沟通各个部门,协调各种资源;各类计划、总结、报表中的每一项数据需要仔细核对;基层管理工作机动性很强,往往一个紧急通知便需要临时加班。
2014年年中,正值重点实验室评估的关键阶段,孙永铎由于怀孕身体状况不太好,领导询问她是否需要调整工作,她经过短暂的考虑后,决定依然负责工作量最大的项目和经费部分的统计及见证件准备工作,理由很简单,“我最熟悉实验室的课题和经费情况,交给其他人我不放心。”在接下来的三个多月时间里,她每天乘坐第一班班车来到单位,早早开始一天的工作。由于身体不适和孕期检查占用时间,她常常选择晚上和周末加班来进行弥补,最终按计划完成了重点实验室四年所承担的所有课题及经费的梳理总结工作和各类见证件的准备。在2014年9月的评估中,实验室100余项课题的各项数据和见证件无一错漏,获得了评估专家的好评。
孙永铎正是以这样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工作中每一个任务,从一件件具体而细微的小事中不断学习,从多方面提升的自己能力,具备了一定的科研项目策划、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经费管理的能力。
乐观向上,编织多彩生活
在生活中,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以外,孙永铎还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她积极参加单位的各项活动,撰写政研论文、参加健美操比赛、演讲比赛、文献调研大赛、厨艺大赛……这些活动带给她不同于工作的另一种充实和快乐。
真心付出,经营幸福家庭
孙永铎同志的爱人是她的大学同学,两个人为了共同的理想毕业后从北京来到成都工作,成了“蓉漂”。2014年6月,他们刚刚为即将迎来的小生命高兴不已,爱人接到了即将前往甘孜地区援藏工作两年的任务,尽管内心十分不舍和担忧,但她还是选择默默支持爱人的工作。
女儿出生后,原来的二人世界变成了“五口之家”、“七口之家”,她用孝心和真情用心经营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一家人其乐融融。同样,家人也对她的工作给予了最大支持,下班回家,父母已经做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出差加班,老人和爱人将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
这就是孙永铎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形式上入党是一天的事,但思想上入党是一辈子的事。”这是她引以为自律的一句话。她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人的壮举,但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做好每一件分内事,用实际行动坚守自己的入党初心,用荧烛之光、点滴奋斗,为自己所钟爱的核动力事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无悔的一笔。
戎晓虹:美丽人生
十五年前,戎晓虹从西安来到成都,来到核动力院。十余年间,戎晓虹从一个生涩的初学者成长为专业带头人,从一个毛手毛脚的新妈妈历练成一个能为人子、为人母、为人妻的“全职女性”,岁月为她留下了刻痕,也留下了经验与智慧。
放手一搏
戎晓虹于199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之后一直在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从事技术干部管理工作,2004年调到核动力院。初到核动力院,专业知识已忘却大半,为了能够胜任工作,戎晓虹重新拾起尘封的课本,借阅了大量前辈们的专业报告,细细研读,并且报考了我院与西安交大联办的工程硕士班,急切地想把那错过的十年补回来。戎晓虹遇到了一个好老师——王继英老师。王老师带着她完成了4台主泵机组出厂试验,完成试验设计、运行,编写试验报告,其中一篇报告获得中核集团优秀GF报告。紧接着,工程建设项目立项,室主任安排戎晓虹担任控制棒驱动线热态试验装置建设及科研试验项目的课题负责人,这么大的项目一下子放到她瘦小的肩上,她决定放手一搏,615试验大厅装置紧凑,增加设备管路困难重重,只能在夹缝里寻找安装空间。驱动线本体总高约10米,需垂直、倾斜30°两种状态安装,不是东边碰到电缆桥架,就是西边碰到管道,要不就上面顶到台架,怎么走都是一个字:难!
那段时间,戎晓虹经常拿着卷尺在回路间穿梭,终于四年之后圆满建成试验装置,开始了长达1500小时的运行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制动爪卡滞、运行电流变大,为了能在合适的工况点下检测,戎晓虹经常凌晨赶回家,清晨又奔向单位。功夫不负有心人,驱动机构故障问题终于得以解决,保质保量完成了试验任务。2014年7月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热态试验报告获中核集团优秀GF报告,2015年该项目与相关驱动线的其他项目共同申请国防科技二等奖(本人排名第3),已于12月完成成果鉴定,2016年递交申报材料。
白加黑的日子
戎晓虹所在的动力设备试验与研究室,主要从事高温高压设备的运行性能试验,装置建设周期与运行周期都很长。在控制棒驱动线热态试验装置建设期间,戎晓虹还完成了主泵低速起动故障处理方案验证试验、给水下降管温升试验,其中主泵报告获得中核集团优秀GF报告,给水下降管温升试验获得院优秀课题奖。记得完成试验那天正好赶上2008年8月8日晚7:30分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奔回家的路上她第一次体会到“大街小巷空阒无人”的意味。
独立完成了几项课题后,科研项目又开始申请立项。申报工作非常复杂,必要性、建设内容、布置图、设备材料清单、设备论证,具体到每一台设备每一件材料的型号、数量,一旦出错,后续科研、初设申报更改非常困难。经过反复多次的修改、审查、申报,终获批复。为配合科研进度的要求,两年内要在一片空地上建成实验装置并完成调试,要知道615试验大厅可是四年才完成建设,不容多想,一项项计划、一件件任务犹如一道道令牌,让她又迅速投入到建设的队伍中。
时间紧迫,土建与工艺设计必须同步进行,边进行工艺设计边给土建提接口,设计还没完成,又要采购设备,设备采购还在进行,又要提交钢平台技术要求,同时和土建设计、平台设计、设备制造厂多家单位协调,还要完成自己的工艺设计,经常刚刚和一家的接口吻合,又不满足下一家的接口。正常的工作时间完全不能满足进度要求,近乎一年的时间里,戎晓虹都过着“白加黑,5+2”的日子。设备采购完成,技术交底、方案审核、解决问题、设备验收,一台设备至少跑两三次厂家,出差又成常态。进度要求紧,出差不能影响手头工作,经常前一天下午从单位出发,第二天上午与厂家洽谈,下午返回成都,到家一般都是第三天凌晨,胡乱睡一会接着上班。前段时间,因稳压器的加工制造去了三趟广州,可是到现在都不知道广州啥样。
精细计算时间
恰恰这时,单位搬迁华阳,爱人因工作需常驻基地,儿子升入初中需要接送,孩子上学7公里,华阳上班17公里,戎晓虹独自支撑起了全家的生活,更累了。每天早上6点起床,7点出门,送孩子、上班、加班、接孩子、买菜、做饭。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小时都被她精细计算过。然而戎晓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每日的操劳使她的血色素降到了79g/L,中度贫血,同时还引起心肌缺血型冠心病。无奈工作不能停,生活不能停,补血药、养心药一起上,随身携带速效救心丸继续往前冲。
这两年内戎晓虹共完成了67台套设备、20项材料的设计、采购、验收,共编写30多份采购要求,5份图纸设计,完成设备布置、编写钢平台的设计要求、绘制回路施工图册,基本完成装置设计及设备采购工作。由于华阳综合试验厂方房内施工单位多,交叉作业多,难于统筹管理,试验装置延缓进场,利用这段时间完成子项可研报告的编写、上报,对之前的工艺设计进行梳理,发现和解决了设计中存在问题。施工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修改的过程,设计与实际施工总是存在一定的差异,平台设计方、平台的建设方、回路设计方、回路安装方四者存在多方的交叉和配合。作为课题负责人,戎晓虹需要不停地跑现场,配合厂方施工,检测安全隐患,还得协调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能够现场解决的现场协商签字确认,不能解决的出更改单。建设初始,大厅土建尚未完成,真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前边一个坑,后面一根柱,一步不注意,就可能受伤。
装置虽然延期,但科研进度必须保证,现有台架为直立设备,需要改成可直立可倾斜的台架,戎晓虹多次在台架上测量复核尺寸,在小堆试验完成前完成了反应堆控制棒驱动线热态试验的设计图册和管件的采购,同时还按时完成了试验方案和大纲的编写,目前已完成回路改造,串洗,正在进行本体安装,戎晓虹的辛劳为科研任务的年度验收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这几年,在自己学习、上升的同时,戎晓虹还积极地帮助新来的同事开展工作,先后担任了许世杰、黄振、田雪莲、马新光的见习期指导老师,2012被评选为优秀指导教师,2015年又担任了张林的见习指导教师,同时指导朱志峰进行回路改造设计,进行长寿期燃料组件冲刷试验方案、大纲设计。
回顾来院这些岁月,戎晓虹得到了良师的教诲,也得到了同事的帮助,才能圆满地完成多项重要的科研任务,2014年被核动力院聘为反应堆关键设备热工水力性能实验技术专业带头人,承担的课题正在申报国防科技二等奖。戎晓虹的成绩不仅属于她个人,也属于全体课题组成员,属于全室的同事和领导。为此,她感谢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感谢生活中的每一次泪与笑,无论赞美的、非议的,都是她的美丽人生。(孙朝晖)
李翔:坚守在核电产品研发路上
李翔,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巾帼标兵,众人认为是实至名归,但李翔却百感交集,过往一幕幕难忘的画面浮现在她的脑海,焦虑过、欣喜过、自信过、气馁过、激动过、平静过,波澜之后,她仍然不改初心,执着地坚守在核电产品研发这条艰辛的路上,也正是这些,成就了现在的她,也成就了核动力院蜚声国内的核电产品松脱部件和振动监测系统(即KIR系统)。
一张漂亮的答卷
李翔在核动力院工作的这十多年,正好赶上院核电产品供货突破和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利用专业特长,她在反应堆监测设备的研制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代表性产品包括几乎垄断国内M310机组的KIR系统、核电出口的LPMS系统、在舰艇反应堆和零功率堆长期应用的数字反应性仪、智能化启堆外推装置以及首次研制并应用的物理启动装置可视化系统等。目前李翔正在主持华龙一号出口机组的ILV系统研制与供货,同时参与了华龙一号LBB泄漏监测系统的研制。
她作为主创成员参与的项目“核电站堆内构件振动监测系统”获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核电站松脱部件监测与诊断系统”获中核集团科学技术二等奖,主持开展的“AP1000核电站松脱部件监测系统关键技术攻关”获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QC创新成果一等奖,她本人也获聘为二所“反应堆仪控设备研制”专业学科带头人。
24小时随时待命
记得2006年她刚到核电子技术应用组工作的时候,组里清一色的男同胞,当他们还在思考着以后应该如何多照顾一下这唯一的女同胞时,她已经快速融入到项目工作中,用踏实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的科学素养,在一年的时间里就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无论是国内供货KIR系统还是出口的LPMS系统研制,加班加点一定是主创人员必须经历的时期。在近30套的KIR系统陆续投入核电厂运行后,项目组增加了大量的产品运行维护技术服务工作,同时新项目的研制也不能间断。因KIR系统的复杂性和数据的专业性,特别是自阳江核电站热试期间KIR系统发挥重要作用以来,一旦核电厂投运的KIR系统触发或报警,电厂都会非常关注。作为系统研发与异常数据诊断的核心人员,必须随时准备提供技术咨询或数据分析。包括李翔在内的项目组成员,一直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待命的状态。
有一年国庆长假期间,一个核电站现场出现疑似撞击的信号,当晚,李翔接到紧急召集通知,第一时间进行情况和数据分析,凌晨散会回家后又继续查看数据,第二天再接着讨论和分析。直到核电厂接到分析报告排除了反应堆一回路内发生松脱部件可能性之后,现场不安的情绪才得到安抚。还有一年的大年初五,她正陪着孩子玩耍的时候,同事打电话告知一个核电站机组KIR系统在大修后不能正常运行,如果电话不能解决就必须两天内赶到现场处理。她挂断电话后立即联系了核电现场的工作人员,仔细询问情况,在全面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后,正确及时的对现场进行了遥控指导,帮助现场的系统恢复正常使用。
专注的女人最美丽
熟悉李翔的人都知道,她一旦工作起来就常常会忘记时间,因此不得不为自己设定吃饭的闹钟。在首套出口的LPMS系统供货中需研制带远程控制功能的前置放大器,因该部件属首创研制同时在技术上也具一定难度,在最初设计时完全没有相关经验积累,她只能不断的学习、摸索和改进,前前后后经历了三次从软件仿真到电路设计再到调试验证的完整过程,每个过程中都需要反复推敲与验证。最后一次设计的调试阶段,为了保证部件能更好的适应现场的情况,李翔又不厌其烦的对部件中的一处关键电路组件进行调整和验证,终于等她自己感觉满意的时候,已经不知不觉迎来了第二天的曙光。在首套KIR系统调试的时候,实验室模拟情况与现场情况毕竟有所不同,调试中遭遇突发而复杂的情况,为使系统适应现场的工程应用,打消各方对首套国产化KIR系统的质疑,李翔和同事连续工作三天两夜,对系统进行调整、试验、再完善、再试验,旁边陪同的人换过几轮,很多人都觉得枯燥难耐了,但她却毫不松懈,站在计算机前,脚下就象生了根似的一动不动,尽管没干体力活,汗水却浸透了衣服,当问题一个个得到解决,最终顺利完成调试工作时,她的衣服上留下了一圈圈白色的盐渍。
永不轻言放弃
作为科研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遇到困难与挫折一般都不会轻易放弃。有一年正逢红沿河5、6号机组KIR系统的投标,这是核动力院获得中广核首套KIR系统供货合同以来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竞标。李翔主持并负责投标方案技术分册的撰写,竞争异常激烈,但是李翔认为,最容易的选择就是放弃,如果放弃了就永远没有中标的可能性,试一试,即使失败了,也可以称得自己几斤几两,如果成功就更好了。于是她排除各种干扰,认认真真编写技术分册,增加了更为丰富的性能保证内容,并精心准备PPT进行了最后阶段的澄清与交流。通过积极的努力和争取,最后我们成功中标。
失败不可怕
在核电监测系统的研制供货过程中总会遭遇层出不穷的软硬件问题,但因为始终保持积极豁达的态度,面对多次出现的紧急状况冷静理智处理,最终她都将问题化险为夷。有一次,同事在首套抗震型KIR系统核心模块调试时遇到了麻烦,自信心严重受挫,显得非常焦躁。由于供货时间紧迫,作为系统调试的负责人,她立刻接手了具体的调试工作。当同事看到她不慌不忙的样子,感到很诧异,问:“调不出来咋办?你不急吗?”她说:“我们涉及的领域中,并没有那么多玄的事,异常现象一般都能通过排查寻找到原因,哪怕只是一点点蛛丝马迹。关键是不要自乱阵脚,有时间着急还不如再多分析一下。如果我们已经积极地进行分析和处理了,问题还不能解决,难道着急就能自动把问题解决?”哪怕在研制过程中遇到阶段性的挫败,她也只会笑笑说:“创新研制工作本身就是有难度的,也可能存在阶段性的反复。失败了就认真总结,朝着正确的方向去改进,总会成功的,所以失败并没什么好丢脸的,至少可以让我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一个“马大哈”
工作之外,在很多同事眼中,她就是一个非常粗心的人,因为大家时不时会看到她在找自己的工作牌或钥匙。经常听到她自问自答,诸如“昨天才领的笔咋就又不见了呢?”、“这支笔好像不是我的!”……现在只要听到她问“我刚刚到过哪里呢?”我们立马就明白了,她应该又丢了点儿啥或多了点儿啥。大家经常笑她,心里眼里都是工作、工作、工作,满满地都要溢出来,一点其他的都装不下了。也如此“马大哈”的她,却经常提醒同事,外出做试验准备仪器的时候,别忘记带辅助的工具或线缆。
这就是李翔,像身边许许多多的科研工作者一样,她以女性特有的耐心细致,以核动力院一贯的高标准严要求,践行着核电产品研发人员的神圣使命,坚守在这条艰难又有意义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