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9时,北京八宝山殡仪馆兰厅挤满了前来送别的人,党和国家领导人送来的花圈布满灵堂, 众多航空业内的同事、领导们也来送最后一程。灵堂中央左太北同志的棺椁披盖党旗静静地安放在花丛中,遗像里她依然戴着那副厚厚的眼镜,温柔地笑着,仿佛自己的父亲正站在太行山十字岭上向她敞开怀抱,这一次她想抱抱父亲,亲口叫一声“爸爸”。
左太北出生于1940年,是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与妻子刘志兰唯一的女儿。对她而言,父亲是国人心中的民族英雄,照片中的英姿,家书中的惦念, 和那颗赤诚的爱国初心,是指引她终其一生奋战在国防科技工业一线的明灯!
血脉传承
“‘太北’,是太行山北部的意思, 那是我父亲曾经组织百团大战的地方, 父亲牺牲的十字岭也是太行山的一部分。”左太北曾回忆。
79年的漫漫人生,左太北经历了抗日战争胜利,经历了新中国成立,经历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却唯独没有经历过父亲的人生。
“我父亲只有一个决心, 就是一定要把日本帝国主义从中国赶出去!”1942年5月25日凌晨, 数万日军精锐部队将八路军总部包围于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以东的南艾铺一带。危难时刻,身为八路军前方总部参谋长的左权亲率部队断后、突围。在率领最后一批同志即将通过封锁线时,左权不幸头部中弹,以身殉国。那一年,左太北只有两岁,咿呀学语的她还没有当面叫过“爸爸”,就永远失去了叫出口的机会。
“在那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的军人在战场上,他们就只能去献出自己的一切吧……”面对父亲的牺牲, 左太北深深感到国防建设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1960年,她毅然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导弹系,并于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的左太北先后在国家经委国防局、国家计委国防司、航空航天工业部、航空工业总公司工作,传承父亲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将毕生心血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伟大的军工事业中。
初心不改
1992年,左太北进入航空航天部任计划司副司长,航空工业总公司成立后任计划局副局长。她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尽职尽责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左局长当时负责三线建设的工厂搬迁问题。”时任航空工业总公司计划局基建处副处长的王文骐回忆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当时国际局势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中国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三线建设对当代中国工业经济格局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后期, 国务院三线办公室决定对三线工厂的布局进行调整。而三线企业的搬迁却是困难重重,并非一帆风顺。“每一件三线企业要做的事,都要当作大事来做,绝不能马虎。”怀揣着与父辈同样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左太北多次深入汉中、贵州、湖南等地的航空三线企业调研,为三线企业的搬迁解决实际困难。“记得当时雅安291厂由于城市道路修建穿过厂区,破坏了工厂的供电系统,给工厂生产造成困难,急需新建变电设施。”王文骐回忆道, 那时的三线企业普遍经营困难,291厂没有资金支持建设,只能向国家求助。工厂的报告交到左太北手中,她焦急万分, 迅速组织人员调研现场、核实情况、向上级汇报、申请投资……左太北奔波各方协调,使供电问题得到了最快最有效的解决。
“左局长在航空工业发展整体规划和对未来的研判上都起了很大作用。”现任航空工业董监办专职董事刘慧讲述起那时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歼10立项为“十号工程”,成为国家重点投资的项目。“当时,只有被列入该项目内的单位才能拿到一些投资,不属于其中的则得不到资金支持。”然而,航空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仅仅只有一些主机所和配套单位拿到投资,其他航空企业的科研能力建设难以提高,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依然很艰难。左太北看得更远,她开始思考航空工业未来在协调同步发展上的问题。一个机会摆在眼前,此时国家计委、财政部正在军工领域寻找投资项目, 左太北决心抓住机遇。她带领年轻人着手准备、积极争取,做大家幕后的军师。最终,航空工业在军工单位中拿到了最多的投资,一些航空基础院所和几个核心关键院所在雷达、空空导弹、机载计算机等多个专业领域都得到了资金支持。“这段历史在航空工业发展史上是举足轻重的,当时的工作为今天航空工业的整体发展打下了关键基础,这样的布局对国家国防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刘慧赞叹道。
信仰永固
历史上,左权曾含冤受处分,至死都没能摘掉“留党察看”的“紧箍咒”。然而他始终坚持在战斗一线尽忠职守, 关键时刻,用鲜血表明了自己对党的无限忠诚。“父亲一生都在冲锋,在抗日这条崎岖的道路上,他是个奋勇向前、不畏牺牲的冲锋者。”左太北坚定地认为:“父亲将对党忠诚当作生命,当作人生准则,刻在心里,行在日常。”
父亲的品格深深影响着女儿。从小到大,左太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始终牢记自己是左权的女儿,要无愧于父亲的英明,无愧于党的培养。
“她很质朴,从来不拿自己是‘将门之后’来炫耀。”时任中航一集团计划部副部长丁云祥曾与左太北桌对桌办公,却从未听她过多谈论自己的身世。“我们对她身世的了解大多来自公开的资料。”“我曾经与她开玩笑说,她‘讷于言敏于行’, 干脆改名叫‘左讷’吧!”丁云祥笑笑,“左太北对待工作从不说大话,没有豪言壮语,只知默默奉献。”
那年正在紧张地进行一项对外谈判, 作为领队的丁云祥在临行前不幸摔伤,焦急的他只好向左太北求助。“她毫不犹豫地顶替了我!”其实,左太北对那块儿业务并不熟悉。谈及此事丁云祥非常感动:“但她还是代替我圆满完成了任务。”
在计划局,大家时常看到左太北很晚还拖着行李箱回到办公室继续工作的身影。“左大姐积极上进,经常下基层调研或是陪同领导出差处理外事工作,有的时候任务紧急,说走就走,她也从没怨言。”时任中航一集团副总经理的石川回忆说:“左大姐生活非常简朴,对个人待遇没提过任何要求。领导曾提出为她改善住房,但被她拒绝了。”
临近退休,左太北被调入中航二集团规划发展部工作,当时的工作已经没有过去那么繁重,年轻人都希望她不要太累。然而,她并没有松懈,每天坚持学习,读书看报,时刻更新自身的知识和信息储备。“左老是从内心深处关心国家。”王文骐说,她尤其注重对国家方针政策的学习,每天都要仔细研读《人民日报》上刊登的各种文章。“我至今记得左老对我的教诲:年轻人要多学习。”
“名将以身殉国家,愿拼热血卫吾华; 太行浩气传千古,留得清漳吐血花。”与父辈热血奉献的人生相比,左太北的经历或许太过朴实无华,但她同样守着一颗忠贞爱国的初心,始终为党和国家的事业默默奉献着。2019年6月25日, 左太北同志因病在京逝世,享年79岁, 走完了一名普普通通的航空人的一生。
她一生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人民的事业,为人正直、光明磊落、清正廉洁、勤奋自律。妈妈说,她很像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