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头雁、筑堡垒、做先锋,面对紧迫的建设任务,为了充分发挥出央企的根魂优势,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雷神山医院项目在进场的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让党员冲锋在前。这个临时成立的党支部非常壮大,有正式党员42人,预备党员3人,占建设团队一半比例,另有积极分子2人,现场又有21人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动工建设的第二天下午,支部举办了党员突击队授旗仪式,动员全体人员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开展建设工作,不讲条件,不讲困难,召之即来、来之则战,全力推进建设任务。由五个工区长担任党员突击队队长,各自带领建设人员开展内部劳动竞赛,与时间赛跑。支部同时要求全体党员佩戴党徽参战,突击队队旗必须飘扬在现场,项目团队也以红色作为服装颜色,成为流动的红旗。
刘世新:抗洪、清雪、抢通、抢险、战“疫”,一次都没有缺席
2016年抗洪72小时挖通南湖联通渠、2018年24小时扫清武汉二环线积雪、支援中山大道抢通、驰援政府组织的抢险,武汉市近些年来每一次的突击任务,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刘世新都没有缺席。此次抗击疫情,在得知雷神山医院抢建增加新任务后,他更是主动请战,担任四工区工区长和党员突击队队长,负责新增的近5000平方米的专家楼和后勤保障房的施工,而他只有5天的时间!
作为公司的“抢险队长”,刘世新形象诠释了“党员突击队”的使命担当,就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一诺千金、快速反应、善于突破、能打大仗、敢打硬仗、能打胜仗。刘世新有着二十多年的党龄,他深刻地认识到此次建设任务的重要意义,进入现场后立即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各种资源,并深度参与设计,几乎通宵蹲守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严密组织,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专家楼基础的施工,正向着最后的胜利火速前进。
易侃:建设武汉20年,把这次驰援当作最好的回忆
湖北省博物馆、天河机场、武汉火车站、珞狮路、西四环、南四环、北四环、东四环,这是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雷神山医院项目执行经理易侃在武汉留下的足迹,也是他筑下的丰碑。建设武汉20年,易侃对武汉有着深深的感情,这次武汉疫情来袭,易侃早已行动。
作为公司工程部经理,在参建火神山医院的时候,他就积极参与,迅速为项目的尽快运转调动资源,虽然他不在建设现场,但是源源不断地为一线提供者支持,大批施工员、质检员和作业工人,在他的安排下往火神山快速集结。不久后,雷神山医院开建,易侃毫不迟疑地加入项目团队,率领五支党员突击队日夜鏖战,每天忙碌着调度人员、材料、机械,冲锋在最需要解决问题的地方,确保每一项工序衔接顺畅。易侃说:“在武汉搞了那么多年的建设,没有哪次像这次一样那么有使命感,为人民赴险,为建设驰援,这将是我作为一名党员最好的回忆。”
徐德:“任务来了!”“随时准备着!”
“每天就只有两三个小时眯一下,在现场吃盒饭,关键是晚上冷,虽然看着是在室内建设,但也不能躲在房间里面。”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黄陂中环线项目经理徐德负责的二工区,是雷神山医院医护宿舍工程量最大的一个工区,是一工区和三工区加起来总和,涉及到的材料、设备都要翻番,但是给他们的时间是相同的。
初二中午,徐德接到公司电话:“任务来了!”徐德秒回:“随时准备着!”二十分钟后他就来到了雷神山医院建设一线,并从自己的项目抽调了五个人组建好团队。徐德说,包括他自己,匆忙之间没有问那么清楚,不知道要干什么,要干多久,所以大部分同志都没带换洗的衣服,只是一心地想加入进来,把任务完成。现在时间紧迫,高效的施工组织需要身体力行,所以他作为党员,必须一竿子插到底。接下来的任务更重,专业性更复杂,压力更大,但是他必胜的信心一直没有变。所有人承受的最大挑战,不是身体上的劳累,而是心里的压力,因为工期非常紧,武汉人民的期盼非常大,这种感觉是之前干过的任何一个项目都比不了的,这种压力也是一种强大的动力,更让他努力把工程建得又好又快。
张剑波:作为党员,要站在最前面,去到最一线
一年的时间把雄楚大街高架拉通,4个月完成青菱高架,这是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张剑波之前的“战绩”,现在来到雷神山医院参战,他万分感慨:“这个项目虽然是一个临时的医护宿舍,是一个板房结构,但是只给了7天时间,这比之前的两个项目压力都大,并且在春节期间,疫情预报发出后,谁都不愿意这个时候到外面来做事,生产力很不好组织。”
火神山医院开建的时候,他不在武汉,看着公司同事在参与这项“伟大的工程”,他有种想去的冲动。虽然心里有遗憾,张剑波却也在配合公司帮助协调能够去支援的人和设备,“这种时候,作为党员,作为中层干部,要站在最前面,去到最一线。”令他兴奋的是,不久后他收到了公司又参建了雷神山医院的消息,于是,他就连夜从孝感出发,找了好多路才“闯进”武汉,第二天一早就主动来报到了。他说,来这边不是为了响应公司的号召,而是真心主动地要来参与,能在这里尽一份力,是一种光荣。他负责的三工区率先实现封顶,虽然24小时连轴转,有些员工嘴巴上喊累,却没有一个打退堂鼓,这令张剑波非常感动。
王玉换:超长待机,党员要最能吃苦,最能战斗
大年初一,中建三局基建投公司成都分公司的工作群里发布了参建雷神山医院的消息,王玉换回复“我在武汉,随时待命!”初二就中午他就到现场报到,下午就投入了战斗,并且展现出超长待机的状态。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他负责的一工区钢基础率先拼装成型。他说他虽然不是武汉人,但是作为一名党员,能为这次疫情出力,很有意义,他义不容辞。
王玉换说,一工区的建设团队是一个临时组建的团队,两个成都分公司的、一个鄂州S203项目的、一个北四环的、一个汉口滨江商务区的,相互之间并不熟悉认识,甚至有些是第一次合作,但是却为了同一个目标,产生了惊人的默契,不会计较苦啊、累啊,非常不容易。作为突击队队长,他也不断鼓励和影响带动团队,“党员要最能吃苦,最能战斗”,说这句话的时候,连续战斗5天的他,嗓子已经沙哑了。
“我作为一名党员,能为这次疫情出力,很有意义,义不容辞。”王玉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