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疫筑基的“战士”:咬咬牙,冲吧

文章来源: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2-17

2月2日,武汉火神山新型肺炎专科医院交付使用。

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可容纳1000张床位。建设这样一座医院,仅仅用了10天。

对于许多网友来说,这10天,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型“云监工”;而对于建设者来说,这10天,是240个小时的极速前进,是一场几千人的接力赛跑,是职业生涯中绝难想象的体验。

火神山医院开始收治病人,建设者们也终于可以脱下工服、洗去连日奋战的疲惫。在这个短暂的休整期,记者走近建设者,听他们讲述那难忘的10个日夜。

他们中许多人是“80后”“90后”。穿上工服,他们是为防疫筑基的“战士”。但同时,他们也是身处疫区的丈夫和儿子、妻子和母亲。不是没有紧张和害怕。但是他们说,一想到这是跟疫魔作战,事关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咬咬牙,不管了,冲吧!”

技术员黄甜:图纸只能“一次高效成型”

1月23日,腊月廿九19时,中建三局技术员黄甜接到上级的电话:“火神山医院建设需要人,征询你的意愿。”

在此之前,疫情的消息让人揪心,这位“90后”已经做好了在武汉“封闭”居家生活的准备。“我储备了够吃一个月的米、面、菜,还跟朋友开玩笑说,这一个月我除了丢垃圾绝不出门。”

但接到电话的一瞬间,黄甜没有犹豫,报名了。“我之前所有项目的意义加起来可能也比不上这一个吧。毕竟,是跟疫病作战,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安全。”

黄甜和同事的工作,是对火神山医院的设计图进行深化设计,形成施工方案。这相当于根据设计图纸,考虑现场材料和施工组织等实际情况,为现场施工人员形成一份“操作指南”。

方案要具备现实操作性,布局排布要科学合理,否则会极大影响施工进度。但是,时间紧张,图纸只能“一次高效成型”!

“以往100个难题,可以个个击破,现在,所有问题都必须现场解决。”黄甜发现,设计院绘制的建筑总平面图上,病房的组成模块是6米长、3米宽的长方形,但现有集装箱尺寸是6.055米长、2.99米宽。换作平常,完全可以对材料尺寸进行处理,但是现在没有时间!他们只能一根线一根线地设计排布,把780多个集装箱重新进行“精准定位”。

非常时期采取非常办法,为了施工方案快点出,他们跟设计团队同步工作。设计图出来一点,施工方案就细化一点。设计图最终定稿后,短短三四个小时,施工方案几乎同步完成。黄甜和团队连续奋战了4个昼夜。

第二天一早,黄甜又到达工地现场,开始现场的施工指导。这一去,每天就在临时的宿舍休息,再也没回过家。“每天都有新的同事加入,后面来的人越来越多。人多力量大,这话没错!”高峰时期,7000多名现场指挥和工人、上千台车辆设备在工地上一齐忙碌。

现在,火神山医院顺利交付,黄甜自觉隔离在家。他打算两周之后,再给在老家天门的父母报个平安。直到现在,父母还不知道,火神山医院的建设者中,有自己的儿子。

“说实话,我们也不是伟大,内心也有很多纠结。但是,总要有人上。咬咬牙,不管了,冲吧!”

工程管理黄挡玉:“小时制”作战地图发起总攻

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医院,10天交付。这到底是如何办到的?

中建三局的黄挡玉负责整个工程信息管理工作,他的手里有一份“小时制”作战地图。在庞大的施工现场,这是确保工程高效有序的“神器”。

“一般情况下,工程进度按天算;需要赶工的,按每12小时计算。这次实在太紧张,就只能再精确,每个小时的工作内容,每个工区要完成多少,分布到位。”黄挡玉说。

他和团队制定的这份“小时制”作战地图,相当于一个工地上临时搭建起来的数据库,从设备、人员到物资、工程实况,任何一个环节的施工信息都一清二楚。一旦发现工序有延误,哪怕是1小时,必须采取措施,赶紧调度人力、设备,赶上进度。

从施工一开始,光是平整土地就是不小的工程。黄挡玉说,他们是腊月廿九凌晨进入,前几天武汉在下大雨,地面泥泞,给机械作业造成不小的难度。这就必须火速调整,人员、机械设备都满配,接续作业,不留空隙。

除夕当天,上百台挖掘机抵达项目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座小土山被连夜铲平,累计平整全部场地5万平方米,相当于7个足球场大小。

“不知道的信息,找不到的人,紧急的物资……都可以找我解决。”作为掌握“数据库”的信息中枢,黄挡玉和团队承担着信息整合、中转、传输等功能。

这也意味着极大的信息处理量。每一天,黄挡玉和团队需要整理汇总十几家参建单位的信息,下面的子级单位则多达一两百家。“整个工作过程就是不停连轴转,只能是从专业上把事情做好,别有什么遗漏,其他什么事情也顾不上了。”

人在武汉,又有过三甲医院的建设经验。火神山建设消息一出来,黄挡玉就主动报名,他也是第一批到现场的员工之一。但现在,他“只记得是腊月廿九到的,现在是几号也不知道,搞晕了”。

“这样的经历,一生中也就一次吧。”他说。

支部书记戴银刚:物料供应全天候随时待命

“戴书记,您鞋子破了,回去换一双吧!”在工地上,不止一个人提醒中建商砼永丰厂党支部书记戴银刚。

“没啥事,被钢筋戳了个洞,还行,就是容易踩到水。”他没当回事,也顾不上。

中建商砼承担此次火神山医院建设的混凝土工程建设任务,根据效率优先原则,戴银刚所在的永丰厂成为主供混凝土的单位之一。腊月廿九22时接到通知,除夕当天,便紧急召集厂站人员集结。

正值春节,物流车队已经放假,司机很多不在武汉。再加上下游供应商也停工了,矿山封锁,原料吃紧,组织生产并不容易。但是工期紧张,只能迎难而上,一家一家找供应商,一个一个码头找材料,不放过任何一个进料信息。

筹备物资、召集人马。第一天,就有30台运输车辆、45名司机待命,加上现场管理和施工人员,队伍已有七八十人。紧接着,不断有工友从南京、合肥、南昌等地赶来。

给多家单位供应混凝土,任务非常集中。但是工期紧张,供应环节不能有任何耽误。戴银刚是负责火神山医院混凝土工程的党员突击队队长,勘察时发现路况较差,他想办法查找新路;堵车耽误混凝土进场,他全力协调;车辆限行,立即办理通行证保证人员和设备到岗;现场面积太大,司机无法准确找到浇筑位置,他在驾驶室手绘地图帮助大家快速定位……

施工单位都在赶工,能11点抢出来绝不会等到12点。因此,混凝土供应必须24小时准备好。现场,运输司机、生产人员、设备车辆均按最高需求配置,几乎所有人都住在厂里,随时待命。

戴银刚每天来来回回协调工作,在项目上走得多,一不小心,鞋子被钢筋戳出来一个洞。出门的时候就只穿了这双鞋,也顾不上换。他家虽然就在火神山医院所处的蔡甸区,但自1月23日起他就没回过家。

“也不是没有担心,但是总要有人站出来。”他每天都跟怀孕7个月的妻子视频通话,报声平安。

高峰的时候,火神山建设现场有7000多人。当“在家”成为普通人的防疫指南时,他们却毅然奔赴属于他们的“战场”。每个人的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李松本已回到贵州铜仁老家,但当他得知要建设火神山医院时,驱车700公里,经过10多个小时抵达施工现场。

蒋桂喜也已回到家中,经历了在工地度过的19个春节,这原本该是20年来与家人的第一次春节团圆。但是,仅仅1个半小时,蒋桂喜就赶到了现场。“当兵14年,我在部队站岗放哨,如今公司打响防疫战,我哨兵蒋桂喜,必上前线!”

刘星和刘飞是两兄弟,他们的妻子都是护士。得知建设任务,兄弟俩即刻请缨,两人的妻子也一起乘车从老家连夜赶回武汉。多日来,他们兄弟妯娌四人相互守望,共战工地、医院两线战场。

……

在谈话中,这些建设者常说:“总得有人站出来。我不是特例。许多人比我更苦、承担了更多责任。”

【责任编辑:李子红】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