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对口帮扶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红龙镇马它马一村。2017年,自动化研究所公司员工崔同响主动请缨这项光荣且艰巨的任务,前往马它马村扶贫一线。
三年如一日,崔同响挥出“三板斧”,啃下了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取得扶贫令人惊喜的成果,提前计划进度2年完成马它马村全面脱贫攻坚任务。崔同响本人也荣获了雅江县“优秀驻村干部”。
第一把斧:勤学思考、精准识别
2016年以前,马它马村的基础设施处于原始状态,未通路、无自来水、未通电、无网络及通信信号,牧民与外界与世隔绝,绝大部分处于文盲半文盲状况,部分牧民思想落后保守,产业与就业扶持存在大的困难。
崔同响作为中年大叔,仍能迸发出年轻人的激情,在决定投入扶贫事业后,他拿出必胜的信念,潜心学习领会中央关于扶贫的文件精神,坚定不移探索脱贫攻坚道路,深入最基层,打入群众内部,融入当地特色文化。他明白产业兴,则民富,扶贫之路任重道远,他认为产业经济是贫困村实现脱贫奔康的基础,必须以增强“造血”功能为核心,多策并举,从思路、项目、资金、技能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地帮扶,切实把马它马一村的青山绿水转化成真真切切的“金山银山”,激发带动马它马一村增收致富。为刺激本村的经济发展多元化,确定以“基地+合作社+农户”方式来开展牦牛养殖产业扶贫,崔同响积极争取县农牧局产业周转金50万元,成立牦牛养殖基地。帮扶合作社解决了养殖牧民牦牛种引进以及养殖、防疫、管理、销售等方面的难题,走出了互助发展的高原养殖扶贫模式。
第二把斧:不计得失、勇于奉献
心系村民,把脱贫重任时刻扛在自己肩上,崔同响在扶贫一线没有休息日,义无反顾的奉献出全部心血,不知疲倦的对本村贫困户进行走访慰问。通过入户调研了解到贫困户的家庭情况、收入来源、致贫原因和脱贫意向及生活现状等具体情况:通过走村入户了解到,泽旺卓玛下肢瘫痪多年,因语言不通、交通不便等原因一直未办理残疾证,导致无法享受相应的补贴。在本次走访中,崔同响经过多番努力,最终顺利办理残疾证,为泽旺卓玛争取到应有的补贴,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办了实事,增加了收入。
“崔同响是位好同志啊!”这不仅是周围领导同事的感叹,也是村民的赞扬。崔同响搞扶贫工作不怕辛苦,不怕反复,为了获取更准确信息,他再次深入调查村情,全面摸排。听村情,转走访,讲政策,送温暖。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出点子、建感情,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完成二十多页的马它马一村调研报告,详细地了解与核实了马它马一村继续享受政策的28户贫困户的家庭成员、致贫原因、劳动能力、收入构成、家庭负担、帮扶措施、贫困学生等多方面情况。详细了解高原民族服装合作社、五八便民超市经营状况。认真剖析了牦牛养殖产业存在的问题。
通过不懈努力,崔同响拿出了优异的成绩单,2019年马它马村集体经济村民分红位列雅江县扶贫村前两位,成效显著,得到了当地政府的一致肯定。高原民族服装合作社荣获雅江县2019年度“优秀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县仅4名)。
第三把斧:找准路子、依托优势
宣传动员,主动作为。扶贫先扶志,崔同响意识到改善生活,先改善思想,他与村两委一道做好政策宣传,让全村村民能够知晓中央、省、州、县“精准扶贫”的相关精神,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扶贫开发目标和工作重点,抓好工作落实。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从帮助贫困群众发展入手,让村民摒弃“等靠要”的惰性思维,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将村民思想上的改变落实到实际的扶贫产业发展。”崔同响下定决心,根据马它马村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发展好特色扶贫产业。说干就干,崔同响结合该村合作社的经营范围和实际情况,积极向政府申请帮扶资金20.1万元;与县农牧局沟通,申请资金37万元用于该村合作社申请牦牛养殖项目,购买牦牛100头;向农牧局申请干草料55吨,解决冬季牧场草料紧缺的问题。
结合当地地形情况,扶贫村实际需求。崔同响通过多次与四川省委军民融合办领导、驻雅各军工驻村干部、雅江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制定了《光伏扶贫电站规划》。崔同响牵头制定了光伏电站的章程和办理了“马它马村光伏扶贫电站有限公司”营业执照。2020年1月份,圆满完成马它马村500千伏光伏扶贫电站的竣工验收工作,并向省国防科工办汇报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及运行情况。
心系高原,情系村民,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愁,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是崔同响同志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在带领马它马村村民脱贫致富、创造幸福生活的进程中,作为一名精神满满的大叔,他展现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将满腔热血和希望撒在了美丽的高原上。
点击图片 直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