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扶贫人物】大凉山“最后一公里”的坚守

文章来源: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6-29

这一天,布拖拉果乡伟木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像过年一样高兴。升腾的欢呼声与飘舞的大雪,卷成一团,冲淡了大凉山深处的寒气,因为全国各地的叔叔阿姨送来了书包、毛巾、衣服和糖果。

沈先祥站在孩子们中间,连日来东奔西跑的疲惫被笑声融化了。他知道,在习近平总书记关注的这个深度贫困地区,自己的扶贫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要去,就去最偏远最贫困的地区!”这是沈先祥一年前,主动请缨加入大凉山深度贫困地区援彝扶贫队伍的如山诺言。

再难啃下的任务也不退缩

布拖,在彝语中是“有刺猬和松树的地方”,位于凉山州东南部,是一个彝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半农半牧县。伟木村坐落在距布拖县城65公里的大山之中,辖5个村民小组,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378人,贫困发生率超过四成,属于典型的国家深度贫困地区。

2018年,沈先祥从中国电建成都院监理工程师,转到扶贫干部角色。来到伟木村之前,他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他第一次走进伟木村,便意识到脱贫攻坚的艰巨远没有想的那么简单。

沈先祥为村里残疾老人挑水

村里到处是用泥、石块和木头砌成的土坯房子,早已破旧不堪,一场大雨就能让房子脱一层“皮”。当地以农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天灾年一旦出现,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为了生活,村民选择在外流动,导致劳动力严重缺失,病贫户、老贫户和返贫户在村里相当常见。

目睹小山村一贫如洗的现状,走在梁子上硬生生踩出来的小道上,沈先祥十分痛心。刚到伟木村,驻村工作队租用两间民房作为扶贫办公点。为了迅速进入状态,沈先祥不等不靠,自掏腰包购买了电脑、台灯、桌子等办公必需品。

未等一切准备就绪,沈先祥就一头扎进扶贫工作中。他与村两委会干部进行彻夜座谈,详细了解每一户的生活状况,分析贫困原因。

他们坚信,只要思路对头,措施得力,工作扎实,深度贫困完全可以战胜。

再难生根的坡地也要建房

沈先祥明白,只有沉下心,与彝族同胞打成一片,才能更好精准扶贫。

他记不清走过多少次泥泞的道路,爬过多少回村民赶场翻越的山头,住过多少日岌岌可危的土坯房。夜晚,每当沈先祥记录完当天的扶贫日记,不蔽风雨的土屋总是让他愁绪满怀,扶贫计划的第一步逐渐浮现脑海:安居才能乐业,首先要帮村里建造安全用房。

沈先祥爬山路了解贫困户家中情况

伟木村地处金沙江大峡谷,地势险恶,山上水源匮乏,建设难度大。“打赢攻坚战不容易,但绝不能轻言放弃”,沈先祥在村中召开的规划选址会上鼓舞大家。即使已是秋天,这里的紫外线依旧强烈,沈先祥忙碌起来连口水都顾不上喝,脸庞挂满汗水,胳膊晒得黝黑,他无数次爬上半山勘测选址。做工程监理的专业经验,让他在扶贫道路上更得心应手。

“脱贫攻坚,关键是人,核心在行动”,每当遇到难题,沈先祥总是这样激励自己和工作队的同事。通过近半年的筹划和准备,伟木村安全住房、村幼儿园、村卫生室、村文化坝子的建设全面启动。

再难扶持的产业也要突破

改善村民居住条件,沈先祥第一次感受到精准帮扶的真谛,村民们真诚而感激的笑容成为他继续往前的动力。

他很清楚,帮扶,“帮”能立竿见影,而“扶”才能标本兼治。伟木村长期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加之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部分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的积极性不高,处于“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困境。

要解决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根源。沈先祥一方面废寝忘食地查阅资料,根据当地的地理、土壤、气候积极寻找适合的农作物品种。同时,为了改变伟木村自产自销的经济模式,帮扶工作队从外地引进农产品合作社,反复进行商讨论证,最后制定以种植青花椒为主选方案,以栽培芒果、枇杷、甘蔗为备选方案的产业经济发展之路。

2019年夏,伟木村再次遭遇干旱,庄稼地里害虫肆虐,村民们心急如焚。还没等村民们找到帮扶工作队,沈先祥和工作队长已请到县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员,到村里进行指导,为各家各户发放除虫药剂,解除了村民的后顾之忧。

“先祥是一个好干部啊,把伟木村的发展挂在了心上。”每当聊起他,村民们总会由衷地感叹。

再贫困也要让孩子有学上

伟木村社会发育滞后,文明程度不高,超生现象比较突出,家里年级大的孩子辍学帮带弟弟妹妹是常有之事。

不能让辍学生成为明天的贫困户,沈先祥很自然地意识到这个循环的可怕。他加班加点对贫困户户档等资料进行整理,确保贫困户学生数据的真实完整。

“一定要继续学习,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那里很精彩。”沈先祥总是这么苦口婆心。

“可是我们已经落下了好多课程……”孩子们有些沮丧,眼神中带着期盼,他们也希望能够重返课堂。

在那段时间,沈先祥白天忙完资料整理,顾不上吃饭就找到辍学孩子家中,语重心长地做工作到夜幕沉沉。在他的说服下,乡中心学校专门开设辍学生临时补偿教育班,帮助孩子们赶上学习进度。

“叔叔好,谢谢叔叔!”这些曾经的辍学儿童每次见到沈先祥,都会用少先队队礼回报他。在他们心中,这位乐于助人的沈叔叔,重新为自己的人生点亮了希望的光芒。

再差的环境也要立志整治

长期贫困带来生活的艰辛,让村民对生存环境的脏乱差早已熟视无睹。

“修好市民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前灯”,党的十九大把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切入点。沈先祥和他的同事便从这些不显眼的小事做起,亲自示范,弯着腰主动清理环境。

“他就跟我们家人一样!”村民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我自己都没想过要好好清扫屋子。”

看着干净整洁的屋子,再看着满头汗水和一身灰尘的工作队,村民忍不住笑了起来。沈先祥不知道村民在笑自己的“花脸”,也跟着笑了起来。这开怀的笑声,拉近了他与村民们的距离。在沈先祥心中,伟木村是第二个家,淳朴的村民们也已成为家人。

通过工作队和村民集体的整治,村上主要道路、房屋环境变了样,垃圾也分了类,规规整整。以前那种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景象不见了,伟木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做一名驻村好干部,用绣花的功夫做好精准扶贫工作。”这是沈先祥刚入村时,在日志中写下的一句话。

他心中装着伟木村的老老小小,皮肤被太阳灼伤,又被寒风吹裂,衣裤沾满泥土。他用最质朴的付出与行动,赢得了彝族同胞的认可,赢得了凉山州政府的充分肯定。

心系百姓,倾心扶贫,成功也就成了必然。面对一年来扶贫工作的成果,沈先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对今后的扶贫路,他早已立定新目标,只要齐心,就能啃下这块“硬骨头”,打通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让凉山彝族人民在全民奔小康的路上不掉队。

 

点击图片 查看专题

【责任编辑:龙静怡】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