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 扶贫人物】带着亲情来扶贫 带着乡亲增创收
——记中国电信福建公司驻村第一书记叶茂祯

文章来源: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8-10

午后的暴雨消散,夕阳金光绚烂,层层叠叠的山峰下,浸过水的芋叶好像涂了一层油,千亩水稻田一片绿意盎然;一面白墙上刻录着古代制瓷的工艺流程,“中式复古水车”生动挺拔,别有一番古韵;溪边白鹅游弋,青山掩映下新居如画……浦城县水北街镇黄碧村,宛如现代版的世外桃源。

看着眼前的“美丽景象”,很难联想到脱贫前,这里绝大部分房屋为土坯房,破烂不堪、阴暗潮湿,旱厕、猪圈、牛圈分布在村民住房之间,全村只有一座水冲式的公共厕所,还经常被堵了、冲不出水来;村内杂草丛生,“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除了公共主道有硬化外,没有一截水泥路……

车刚停在村里的停车场里,一位皮肤黝黑、神情朴素的中年男子便匆忙走向前来,干练地作自我介绍:“大家好,欢迎来到黄碧村,我是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的叶茂祯,现在黄碧村担任第一书记……”

他胸前别着的党徽熠熠生辉,握起手来坚定有力,给人的第一印象,更像是农民企业家,谈起扶贫项目来滔滔不绝,“我们这儿种的大米,是生态种植的有机稻米,能让你闻到儿时的米香味;我们这儿还是大口窑遗址,我认为我们的瓷器比龙泉窑、景德镇窑更美,青中透着白、白中泛着青,温润通透像玉一样,‘光如镜、温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我对瓷器产业发展很有信心……”

如今,叶茂祯走在乡间小路上,不时会有人停下来,聊几句家长里短,谁家种的菜和果子熟了,也都要请他去坐坐、尝尝。这已是叶茂祯驻村扶贫的第三年了,他说:“乡亲待我如亲人,如果给我机会,我还想再干三年,把村里产业,特别是青白瓷产业做大、做强,目前在中国、以青白瓷出名的城市还没有,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把浦城建设成为‘中国的青白瓷之乡’”。

情:带着“亲情”来扶贫,“乡亲们都是我‘亲戚’”

“你们先坐会儿,亲戚有事,我先过去看一看。”叶茂祯所说的“亲戚”,是贫困户张帮兴。张帮兴70多岁了,患有糖尿病,家里子女都不在村里,这一天他刚好要去县城拿药,结果一直没联系到车,于是向叶茂祯求助。

扶贫路上,叶茂祯带着一份“亲情”,结缘了很多“亲戚”。

村里的一家小卖铺,店内陈列简单,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一位双腿截肢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看见叶茂祯领着我们进来,很是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

老人名叫项协根,是村里的低保户对象,他饱含热泪地诉说道:“我孩子不在身边,叶书记三天两头经常过来看我们老两口。我这身子骨也干不了活,里里外外都是叶书记照应着,给我们申请到了补助,帮我们看上了病,还把种稻谷、砍毛竹木头的桥给通好了……叶书记是个好人啊!”

走进蜂农谢元弟家时,在外忙活的谢元弟赶了回来。

“你们坐,我换件衣服就来。”谢元弟换好白衬衫,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掬起一捧水抹了把脸,打上肥皂洗干净手后,又掬一捧水直接喝下肚:“这个水,甜,可以直接喝!”

初到黄碧村,叶茂祯对这里的水质印象深刻。“水管里流出黄泥巴,这样的水怎么能让乡亲们喝?!”他跋山涉水跑遍每一个临近水源点,想尽一切办法引水入村。日前公司正投入三十万元、实施贫困村饮用水提升工程,将彻底告别黄泥水的历史。

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农房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等行动(一革命、四行动),做好村民活动中心的“建管用”……

随着一件件扶贫实事的逐一落地,叶茂祯的扶贫思路越来越宽、创意越来越多,干劲越来越满。他所想所做的,也许并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一定都是乡亲们关心的民生要事。

法:党建扶贫移风易俗,“村民的思想工作越来越好做了”

作为共产党员,叶茂祯始终坚持“时时以身作则、处处率先垂范,坚持公道处事、民主理事、按章办事。”工作中叶茂祯特别注重处理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关系,与他们团结共事、和谐相处,既敢于担当负责,又不越权越位,注重发挥村“两委”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潜能。

“这段路原本是泥路,有两户村民在这块土地上存在纠纷,一直吵吵闹闹,甚至还动了手,所以都没能铺上水泥,直到叶书记来了以后,才解决了这个事儿。”村支部书记林巧莲说。

上任伊始,叶茂祯便召集并带领村“两委”成员,对活动场所进行了全面打扫清理,协调资金对活动场所的院落进行了硬化;为大队部会议室配备了办公桌椅,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并张贴上墙,还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建起了幸福苑村民活动室。村民在茶余饭后到活动室打打球、下下棋、看看书、聊聊天,丰富了村民的业务文化生活。一个小小的活动室拉近了叶茂祯与村民的关系。

为了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增强党性观念,叶书记还购买了学习工具和党徽,发给了支部每一位党员。派驻期间,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组织生活会、党员活动日活动等,每季度结合实际提前准备党课内容,组织带领党员学习党章和国家有关政策文件,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优秀党员的模范事迹和优秀村的“一村一品”成功案例等,在认真落实规定动作的同时,还增加了“健康小课堂”环节,颇受党员们的欢迎。

通过宣传、引领和努力,由一开始的找村干部商量事情变成了现在村“两委”成员主动找叶茂祯沟通商量工作,明显提升了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大局观念、政治热情及责任担当。

“与村民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当然能得到拥护。捐赠树苗,修建洗衣台,群众关切的基础设施修建等,都是会议上讨论出来的。再比如,村干部们要选举,流程是否合法合规,有哪些法律风险,村民们打架斗殴有哪些法律后果,这些都会进行教育。”林巧莲说,“原来我们在村委开会,村民来了,直接推门进来,打断会议,大声说话,现在,他们碰到你开会,打个招呼就在旁边办事大厅等一下。”

理:理好思路做扶贫,“带着乡亲发家致富”

“黄碧村虽然是个乡村,但是也要有市场竞争的意识。如何竞争呢?竞争就要体现在‘特色’上,农村经济体拼不了人才,拼不了资金,拼不了技术,但是可以拼在历史文化特色上。”叶茂祯通过力邀本村在外就业的陶瓷研究爱好者陈雪芳,共同挖掘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口窑”的青白瓷文化,把黄碧村打造成“浦城县全域旅游示范带”的一个重要节点,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并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

水北街镇党委书记杨春雄竖起大拇指夸道:“叶书记来了这几年,扶贫思路非常清晰,把整个黄碧村产业都带动起来了,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很了不起呀!”

项目如何来?从风险评估、资源整合、质量控制到品牌建设,销售推广……每个环节,叶茂祯都讲得头头是道,很难看出他曾经是专攻通信技术的“理工男”。

“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农村经济融入大都市消费生态圈是出路之一。”黄碧村土壤肥沃,适合种植烟叶、芋子等经济作物,叶茂祯组织农户养蜂、烤烟、种植芋子,通过网络外销出去,与大都市消费圈对接。“农村脱贫最主要的是要解决孤立的问题,就要与城市的生态圈对接,融入到大的循环里才能真正带领农村脱贫致富。要打破自给自足的模式,走产业化、生态化路子,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把农村的产业与大都市供应链对接。”

责:以责任担当做好扶贫,“我对老婆孩子有愧疚”

“大年初二,我跟在他的身后,目送着那个穿着枣红色夹克的背影,他终于回头说了一句:回去吧,还要回去扶贫。我不敢开口,转身的那一刻,眼泪滑落在脸颊上,他始终都没忘记自己是第一书记,我的爱人。”无意间瞥见妻子朋友圈的一段话,让叶茂祯的内疚之心涌上心头,从内心感谢爱人的理解。因为爱人知道,黄碧村,是叶茂祯心中最为挂牵的地方。

对儿子,叶茂祯也是心存愧疚的。自打参加扶贫工作以来,叶茂祯几乎每天都在一线奔波,偶尔周末回趟家。儿子才上二年级,正是培养好习惯的时候,但是他都没有教过孩子读过一篇课文。

“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儿搬。”遇到困难时,叶茂祯总会想起这句话,他说,哪怕是一块小小的砖,从毛坯到成型,都需要反复摔打、锤炼。经过烈火考验,方能成为一块真正有用的砖。

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扶贫一线的积极担当与心理写照。叶茂祯在驻村扶贫期间,始终把党组织作为最坚强的依靠,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首要突破口。叶茂祯说,基层党组织是扶贫工作的战斗堡垒,堡垒牢固了,扶贫工作才能更有凝聚力、创造力。

按照“真情为民、统筹协调、平等协商、埋头实干、模范带头”的思路,叶茂祯全面推动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调动村干部扶贫攻坚积极性,创新构建互助互利的帮扶联结机制,吸纳村干部参与投资扶贫项目,着力培育脱贫致富带头人、服务民生新榜样,“要把每一位党员的心都拢到扶贫事业的主线上来,带动乡亲们的力量,一起彻底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

“我们村里的干部现在都是养蜂能手、种植专家。”叶茂祯说,在他的微信聊天群里,村里的干部和村民都在发各自的养殖心得和视频,都在“各显神通”。

晚风习习,坐在谢元弟承包养蜂的山顶,眺望着远处的稻田。“等过段时间你们再来,这里的稻米都收割了,芋子也熟了,就更美了。”叶茂祯说。

 

点击图片 查看专题

【责任编辑:龙静怡】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