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黄河源头为圆心,大约半径4.5公里的一个圆圈已经画好了,核心区30多万亩的草场已很好地保护起来了。”聊起黄河源头的生态保护项目,国家能源集团资本控股公司派驻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援青干部,曲麻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锐,晒得黝黑的脸上溢满兴奋。
图为王锐与曲麻莱县相关部门、乡村干部一起安排布置2020年黄河源生态保护治理方案
迁出5000多头(只)牛羊,建设5000多平方米学校用房,培训近1000人……从2019年8月到今年8月的一年间,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藏族为主的曲麻莱县,王锐行程10万公里,全力以赴推进生态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党建扶贫等精准举措落地生根,在雪域高原种下“生态基因”,把央企大爱传递藏乡。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仅仅是传递爱的使者,我的背后是咱们能源央企的磅礴力量!”王锐表示。
5000多头(只)牛羊的背后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国家能源集团在定点帮扶曲麻莱县脱贫攻坚时,将黄河源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于2018年启动“黄河源生态保护治理项目”,以黄河源头核心区草场生态恢复为抓手,区域内实施禁牧,变牧民为职工,脱贫增收。
曲麻莱县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区腹地,平均海拔45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40%,年平均气温零下5℃,被称为极地江源、生命禁区。“做梦也没想到会到生命禁区来护草、种草,但当真正投身其中的时候,却又乐在其中。”谈到这个意外闯进的“梦”,王锐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来到曲麻莱县后,王锐认真学习了项目实施方案,3个月下乡10多次,与地方政府及国家能源集团青海扶贫办工作人员克服艰难险阻,深入黄河源头无人区摸排禁牧区内人口及牲畜情况,与乡村干部一起走村串户,深入33户牧民家中了解情况、宣传政策,替群众从经济和生态各方面算账比较,参与牲畜转场,推动禁牧工作。
“我要动脑筋让翻译用藏语跟牧民们解释好‘生态保护’这个词,讲藏族同胞听得懂的话,实际上他们也是敬畏天地苍生的,这就跟生态保护契合起来了。还有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习俗等等。”王锐介绍了他与牧民打交道的过程,也经常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在劝说搬迁上找准工作方法,多磨嘴皮子。通过数月的群众思想工作,禁牧及补偿保障方案得到了当地藏族群众的一致同意。
退牧牧民尼玛笑着跟记者聊道,“一开始我们都把王县长从家里往外赶,现在大家遇到王县长都主动往家里拉。”
2019年11月5日,黄河源头核心区15万亩草场的首批2665头(只)牛羊完成转场搬迁,实现黄河源头核心区历史上的首次禁牧。一道道休牧围栏铸就了一副副坚实的“金甲”,一片片逐渐恢复的草地植被筑起了一道道牢靠的“绿盾”,有效遏制了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在此基础上,王锐和相关人员积极落实国家能源集团要求,研究2020年实施方案,确定了2020年17万亩的禁牧区域,涉及2625头(只)牛羊的搬迁。
“以前不愿把牛羊迁出黄河源保护区的牧民,现在主动来找我商量退牧还草的事情了。”正在忙着2020年禁牧工作的王锐向记者讲述了他循序渐进的“生态扶贫工作法”。
为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王锐协调在县财政账户设立专用科目,在扶贫局设立“黄河源生态保护治理项目”专用账户,实行专门项目管理,制定了《国家能源集团援建曲麻莱县黄河源生态保护治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
王锐还研究各种草籽、树苗试种,他告诉记者,他要尝试找出更多样、更长久的高原草场保护方法。“纯属个人兴趣,万一成了呢?”王锐的话透出他对黄河源头痴迷般的爱。
图为王锐与曲麻莱县群众研究分析种树情况
其实,王锐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颠簸的一路上,他跟记者聊起,“黄河源头见证了国家能源集团人一茬接着一茬干的务实精神,先后派驻了6名青年干部在曲麻莱参与生态守护。”通过一棒接一棒的努力,截至今年7月,黄河源头核心区禁牧还不满一年,草原环境已经有了改善的迹象。
“草场禁牧了,我们还能享受禁牧补贴,还能参与生态管护,拿一份工资,牲畜在合作社里统一管理,提高了成活率、出栏率,避免了草场退化、雪灾等自然灾害,收入有保障了,未来的日子会更好的。”在黄河源头第一家,73岁的女主人曲仲向我们聊起了牛羊迁出黄河源头后的变化。
行程10万公里的“高原旅程”
王锐在援青一年的工作总结中这样写道:“按照县委‘一职九联’要求,一年间行程10万公里,先后20余次深入联点村社和个人结对帮扶贫困户家中,开展调研工作,了解贫困现状、深挖贫困原因,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开展帮扶工作。”
“曲麻莱,曲麻莱,进去出不来。”这是一句流传很久的青海俗语。现在“进去出不来”虽已成为历史,但却道出了曲麻莱的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严酷。“天天下乡就当高原户外旅行了,就是太费轮胎!”王锐向记者打趣地聊起自己的工作场景。曲麻莱县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每到冬季遭冰雪覆盖,这些道路更是通行艰难,经常中断。
2019年11月20日,王锐赶赴交通最艰苦的麻多乡扎加村看望自己的联点帮扶对象。慰问完后天已擦黑,返程中车轮陷进满是冰碴的小河,车动不了了。为防止车被冻住,只能一边用工兵铲凿冰,一边寻找求救办法。刺骨的寒风和远处传来的狼叫,让王锐感慨曲麻莱夜晚的寒冷,同时也体会到了这些坚守一方水土群众的不容易,更坚定了他“一定多为老百姓做点事情”的决心。终于他在四个多小时后得到救援。
像这样的经历,在王锐看来已习以为常。看看王锐的车就明白了,后面是个杂货铺,炉子、方便面、纯净水、工兵铲、睡袋等一应俱全。平时,王锐下乡到了饭点吃点干肉和凉馒头就凑合了。晚上,也经常住车里。
帽子和墨镜已经成了王锐的习惯搭配,乍一看真有点高原汉子的味道。“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紫外线强,这套‘装备’,更方便高原工作。”王锐告诉记者。
为藏族儿女送来吉祥
“曲麻莱县是国家能源集团的定点扶贫县,我在这里的任务就是要把集团对这个县的一系列帮扶落实到位,全力确保援助援建项目的进度和成效。”王锐告诉记者,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带着使命开展帮扶工作是上级对他的工作要求。
保援助援建项目进度和成效,前提是规章制度的建立。一年来,王锐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吃透县情、乡情、民情,结合工作经验,制定符合实际的项目管理办法。目前,已与各局室、乡镇共同研究制定了16项管理办法,梳理完善相关制度30多项,进一步增强了项目运行的规范性和运行效率,特别是围绕国家能源集团的帮扶项目,初步建立起一套严谨高效的项目管理体系。
8月上旬的一天,记者来到曲麻莱县孤儿学校宿舍楼现场,只见工地负责人主动过来向王锐汇报工程进展,王锐嘱咐他们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要保证8月完成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
为进一步提高曲麻莱县办学能力和水平,国家能源集团先后投资300万元和1710万元,分别为曲麻莱县孤儿学校和民族中学建设宿舍楼和综合楼。王锐通过梳理工作流程,参加监理工作会,现场监督指导,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确保了工程质量和工作进度。由于多方协作努力,克服了疫情和天气的影响,相关项目将分别于今年8月底和9月底实现竣工验收。
曲麻莱县民族中学校长俄周已在曲麻莱县教育系统工作了22年,在他印象里,缺老师一直是曲麻莱县的常态。除了自然原因,住宿条件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令老师们高兴的是,今年宿舍短缺问题将彻底解决。俄周兴奋地说,“王县长三天两头来工程现场督促检查,非常上心,我们也放心。从去年到今年,是我当校长以来学校变化最大的一年。”
“在项目推进和资金使用过程中,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我也协调安排相关部门做好了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监督管理,经常对他们一些不符合招投标要求、工程建设要求的地方提出整改意见。”王锐表示。
为了给生态治理培养和储备更多的专业人才,一年来,王锐组织了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基层干部党性培训班、生态管护员意识和能力提升等多个培训班,培训人员876人次。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为曲麻莱县党建和脱贫攻坚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4月21日,曲麻莱县成功实现脱贫摘帽。“摘帽不摘责任,我将继续落实好国家能源集团对曲麻莱县的各项帮扶工作,把党的关怀和我们能源央企的责任传递藏乡,为藏族儿女送去吉祥!”一年的高原经历,王锐感觉帮扶工作渐入佳境。扶贫路在脚下,也在他的满腔热血中。
如今,受益于脱贫攻坚工作,曲麻莱历经蜕变,破茧成蝶。站在海拔超过5000米的楚玛尔河边,依稀看到了黄河源最初的样子……(冯义军 戴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