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铁建第一个女性全国劳动模范……身上带着无数的光环,她仍然扎根施工一线,坚守岗位30年。她就是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八局天津地铁4号、5号线项目党支部书记兼总工程师郑卫红。
郑卫红把工地当作自己的舞台,创造了许多个“第一”。为了叫响中国创造,她把技术攻坚作为使命。2005年底,中铁十八局中标中国首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郑卫红主动请缨,奔赴全线最难施工的永定新河特大桥项目。
郑卫红在现场潜心钻研技术难题
当时重1200吨、跨度40米的预应力现浇简支箱梁施工是高铁领域的首次,为掌握核心技术,她日夜苦读铁路桥梁规范标准和施工技术。凭着钻劲,她主持研究创新的在淤泥土质中用旧模板改制钢套箱工艺,节约成本43.8万元。
制梁时,永定新河畔零下10多摄氏度的严寒伴着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如同刀割。为了确保箱梁质量,她在现场一盯就是十几个小时。为了消除疲劳,她在冰天雪地里用冰棍“提神”。她带领大家创造了博格板施工8天1500米的全国纪录,该工程获评詹天佑奖。
2012年,在京津城际打完一场漂亮仗后,郑卫红又奔赴天津地铁史上最难工程——天津地铁5号线任项目党支部书记兼总工程师。成林道站至津塘路站区间是当时国内地铁最长重叠隧道,隧道顶部距离地面最小厚度为5.16米,上下重叠最小间距为2.28米。在高烈度强震区和特软地质层等复杂环境下,盾构机进行长距离、小间距重叠隧道施工,在国内尚属首次,施工如履薄冰。
面对“硬骨头”,作为“郑卫红创新工作室”领头人,她带领团队到全国各地有“重叠区间”的地铁“取经”。最终,他们采用现场试验、计算机仿真计算等技术手段,有效避免了上下隧道两次掘进对地表、建筑物、管线的叠加风险,确保隧道顺利贯通,精度误差控制在8毫米内。
天津地铁5号线已通车运营,“郑卫红创新工作室”也收获了4项专利成果,其中重叠隧道施工技术被鉴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郑卫红又投入天津地铁4号线最深车站、最长盾构区间施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