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华:用匠心丈量“中国精度”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1-05

当接过沉甸甸的“全国劳动模范”荣誉证书时,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二局三公司测量大队队长刘军华感慨万千:“从一名技校生到‘全国劳动模范’,27年来,我其实只干了一件事情,就是认认真真把各种建筑物的尺寸位置放样正确。”

刘军华1994年技校毕业后来到中铁十二局三公司,先后参建了青藏铁路、京沪高铁等200多个重难点工程,测量过的桥梁、隧道、路基达3000多公里,相当于北京到三亚的距离。他年均架设仪器近15万次,获得各类测量数据超过千万组,始终保持零差错的纪录,为企业测出了几百亿元的精品工程,其中多项工程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詹天佑奖等。

刘军华(中)和队友们在进行有砟轨道线路数据采集(冯学亮 摄)

按照设计,京沪高铁全线采用德国专利CRTS-II型轨道板,面对供货方昂贵的技术费用,作为中方谈判代表的刘军华决定放弃引进,自主研发。他带领团队开始了整套制板检测系统的研发,从模具安装、检测到轨道板检测、软件编写、工装研发,一道道难关被攻破,一套全新的符合检测要求的CRTS-II型轨道板检测系统最终成形,将德国技术所要求的2毫米误差范围缩小到0.3毫米,不但打破了德国人在这一领域的垄断,还把“德国精度”变成了“中国精度”。

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078转运轨道是国内首例采用曲线重轨的航天发射场转运轨道工程,各项精度控制、工程质量标准极为严格。刘军华通过改进承压板精调工装等,将放样效率提高了18倍,轨道安装效率提高了9倍,轨道精调速度提高了12倍;研发的“用于火箭垂直转运轨道超宽轨距精调与平顺性的检测方法”,彻底解决了世界第一条小半径超宽轨距高平顺性精调无法直接测量“轨距、水平、超高、轨向、高低、扭曲”等难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作为国家级“刘军华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他先后总结编写部级工法10篇,取得发明专利4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专利6个、工艺创新多达120余项,累计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同时,他还为企业带出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在他的团队中有6人取得高级技师资格,25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在国家一、二类测量工种职业资格技能大赛中有4人折桂,1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3人获得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2人获得三晋技术能手称号,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公司测量大队被评为“中央企业学习型红旗班组”。

【责任编辑:周家正】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