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宁:我为国家找石油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21-05-14

“放个炮,就能找到石油?”十几年前,这一想法对她来说就像“天方夜谭”;十几年后,她带领团队攻克物探领域多项技术难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力量。她就是秦宁,胜利油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副总工程师、物探研究院首席专家。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秦宁被授予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研发高斯束成像软件模块,给地层拍出清晰的照片

近日,在胜利油田一处石油勘探现场,勘探队员正放置检波器,通过爆破产生的地震波采集数据。在不远的物探专用车内,秦宁和同事对17万道炮点产生的地震数据进行分析,解读油藏密码,为地质人员寻找石油提供勘探依据。

6岁的女儿一直对她的工作很好奇。“人生病了,医生会给病人拍CT,CT片子能帮助医生找到病人身体里生病的部位。妈妈的工作是给咱们脚下一个你看不到的世界拍CT,寻找和发现哪里有石油。”她这样解释给女儿听。

近年来,油田勘探开发目标逐渐转向复杂隐蔽油气藏。为了给地下油气藏拍出更清晰的照片,秦宁萌生了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想法。

那段时间,她就像魔怔了一样,吃饭想、走路想,睡觉也想,脑子里全是成像的模型和公式。有天深夜下班回家路上,车轮陷进坑里,轮胎也被扎爆了。当她下车查看时,汽车大灯的光束却给了她灵感。灯的亮度和范围有限,多个灯叠加在一起就能照得又亮又全面。

“如果能将单个光束成像变成多个,不就提高成像的精度了吗?”后来,她带领团队创新研发了高斯束成像软件模块,不仅提高成像分辨率,也为推动胜利油田物探深度偏移的实用化进程作出贡献。

不放心微小的差异,非要重新推算一遍才罢休

今年35岁的秦宁,出生在山东青岛平度市。上高中时,她经常听到周围有放炮的声音,偶尔还会看到几个身穿工装、背着一捆捆线缆的人。通过打听,她才知道距离她家20公里的昌邑市柳疃镇,有一个潍北油田,那些人是在找石油。

她感到有些不可思议,被这种神奇的技术深深吸引着。“放炮就能为国家找到石油,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高考时,她果断选择跟物探技术打起了交道。

性格大大咧咧的秦宁,工作起来很认真。一次验收前的剖面比对,秦宁发现水检数据同陆检数据存在微小的差异。同事都觉得是计算误差累积的结果,可以忽略不计。晚上躺在床上左思右想,她还是觉得不踏实,非爬起来重新推算一遍才罢休。

她总是说,做科研绝对不能纸上谈兵,必须学习钉钉子精神,稳住心神,耐住性子,善于挤和钻。

生活中,她同样善于钻研各种难题。孩子摔坏的玩具,出现故障的家用电器,不用换新的,秦宁自己动手,让它们“起死回生”。夏天家里的空调扇坏了,她二话没说大卸八块,研究起各种电路板,还专门淘宝了一套电烙铁。下班回家她就变身修理工,一地零件、一堆焊件地鼓捣,愣是给修好了。

用自己掌握的技术,为国家找到更多石油

2013年,秦宁博士毕业后看到,国内虽有许多油田企业,但每年依然有大量原油需要进口。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她拒绝了国外大型石油公司抛来的橄榄枝。随后,以国家规定的最短时间——21个月,以全优成绩博士后出站,并请缨来到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

那些海量的、冷冰冰的数据,在别人眼中是枯燥乏味的,在她眼里却是蕴藏着生机和活力的。

近年来,胜利油田提出打造“百年胜利”的宏伟目标。对于已经走过了60年的胜利油田,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谈何容易?“需要不断发现新储量、新阵地,这是我们物探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秦宁说。

这些年,胜利油田物探技术不断进步,从三维高精度到高密度,从单点高密度到全节点高密度,一次次技术上的突破,带来的正是储量的发现,还有不受制于人的底气。

2015年入职物探研究院后,秦宁师从中石化油气勘探领域(地球物理勘探)首席专家王延光。多年过去了,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她都铭记老师当初的话: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丢掉技术。秦宁说:“是国家和胜利油田培养了我。我要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帮助地质工作者找到更多石油,回报国家,回报油田。”

【责任编辑:家正】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