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工作之余,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一航院总工程师孟照意会经常翻看一张刚入职时的老照片。照片里的他,略显青涩,但眼神中饱含憧憬。那是在入职不久,已故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一航院高级技术顾问谢世楞给他们讲授专业知识时,同事给孟照意拍摄的。谢世楞渊博的知识、创新成果加上刻苦钻研的精神,令这个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深受震撼。“长大后我想成为他”成了孟照意奋斗的目标和前进的动力。
2008年,孟照意任天津港航道扩建工程设计项目负责人。水域狭窄、船舶交通流复杂、航道通过能力不足等是制约天津港发展的瓶颈。要想圆满解决天津港航道问题,首先要制定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此,孟照意带领设计团队积极向技术权威专家求教问计。同时进行实地调研,先后走访船舶生产厂家以及海事管理、航行调度、港口生产、航标管理等多个部门,深入了解各方需求,最终提出了复式航道方案。
孟照意常说,“任何一次创新都是对技术与精力的巨大考验。因为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参数都可能决定着项目的成败。”因此,他对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到精益求精。在天津港复式航道设计中,要在有限水域并行4条船舶,安全距离至关重要,太窄不安全,太宽会造成工程投资的巨大浪费。为此,他带领设计团队对国内外复杂水域实例进行研究,并通过实地观察船舶操作、亲身体验船舶航行,合理确定了船舶安全间距。
2014年,全国首条采用复式交通组织方式的人工深水航道——天津港复式航道正式启用,打通了港口发展大动脉,翻开了船舶通航新篇章,为天津港建设国际大港发挥了突出作用。
2019年,为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工程孕育而生。作为智慧和绿色相结合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它无疑是个“超级工程”,而对设计负责人孟照意而言,“超级工程”往往就意味着“超级挑战”。
“这种困难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时间上。”项目从2019年7月筹备组成立到计划2021年6月实现全面运营,连设计带施工总工期不到两年,不难想象时间该有多么紧迫。
为顺利攻克项目难题,孟照意带领的设计团队一连几个月处于“失联”,每天早晨7点多,孟照意不是已经坐在了现场设计的办公室里,就是在封闭设计的会议室中。凭着这样一股劲儿,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孟照意和设计团队组织进行专题研究20余项,结合设备智能调度管理、智能防碰撞、5G通信等技术,形成单小车岸桥集中解挂锁+无人集卡水平运输+堆场水平布置边装卸的智能化码头方案。
2021年1月17日,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1号泊位联调联试取得成功,成为全球首个绿色“智”港,并入围国家首个5G智慧港口新基建项目,打造了新一代智能化集装箱码头。
工作15年来,孟照意主持和参与设计了港区规划、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专业化散货码头等重点项目数10项,积累了丰富的港口设计经验,赢得了多项行业大奖。如今,他正朝着下一个建设目标继续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