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刘永清:做一个匠人 修一颗匠心

文章来源:人民网  发布时间:2017-10-18

匠人之心,寄乎於手,所求无外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

党的十九大代表刘永清,是中国航油华南蓝天公司油研中心油料化验技师,个子不高,声音不大,看起来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但提起她的名字,在华南蓝天公司油研中心乃至整个中国航油系统,却是无人不晓。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民航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民航技术能手、全国民航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这些“一箩筐”的荣誉都属于刘永清。

从业24年来,刘永清扎根一线,用她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完美诠释了“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内涵,不断书写着“航油工匠”的传奇。

专业严谨 尽职尽责

19岁那年,刘永清从技校毕业成为一名化验员,懵懂的她,在实验室复杂的仪器面前一团雾水。老师傅告诉她,油料化验员的责任就是把好油品质量关,过硬的基本功只有在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中才能掌握。从此,性格倔强的刘永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知识储备不够,就不断地看书查找资料,学习专业知识,操作手法生疏,就反复练习,不厌其烦。

“既然选择了这个工作,就要做到最好,我要对得起自己所在的岗位。”多年来,刘永清一直牢记老师傅的话,将“严把油品质量关”作为心中坚不可摧的牢固信念,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坚守在油料化验岗位上,不知不觉间成为一个“传奇”——由刘永清出具的油品质量检验报告多年来从未出现差错,无争议率达百分之百,检验差错率为零。

“这样的‘传奇’绝非偶然,”华南蓝天公司油研中心经理李禄生坦言,刘永清在工作中责任心极强,“交给她的事儿都让人特别放心。”

2010年的一天,在进口油全分析检验作业过程中,全部项目检验完成时已是凌晨2点,当时身为现场主任的她在全面核查所有检验结果时,发现有一个项目的检验结果虽然符合国际规格指标,但与该油品发出时的质量合格证比对,结果却差异较大。一般情况下,该批油品全分析检验已合格,批准正常接收入库也是可行的,但一贯认真严谨专业负责的工作作风,却让她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她让疲惫不堪的同事先下班回家,自己则对该样品重新进行测试,在确认得出同样的检验结果后,再次用标油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检测数据百分百精准无误。全部验证测试完成时,已是东方隐隐泛白。

梅花香自苦寒来,付出总会有收获。2011年,刘永清参加了中国民航航空油料化验员职业技能大赛,在高手如林的选手中,一举夺得理论知识考试、实际操作比赛、决赛个人综合成绩三项第一名,并荣获2012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对于如此耀眼的成绩,刘永清似乎并不愿多谈,在她看来,成绩只代表过去,做好当前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作为一名油料化验员,专业严谨是我的‘饭碗’,更是我的责任,我只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事情做好而已。”刘永清说。

专注投入 精益求精

在华南蓝天公司油研中心,“细”是其他同事对刘永清的普遍评价,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有时候她“细”得有点儿“较真儿”。油研中心助工张伟强就直言:“刘永清化验时会严格按照标准,一点儿都不能含糊。她在工作中有种执着劲儿,认为自己对的时候,会很坚持,如果你要说服她,就必须要拿出十足的把握。”油研中心化验员戚广霞也告诉记者:“为了数据的准确性,刘永清敢和任何人红脸。”

对于这一点,刘永清并不否认,她坦言,航空油料化验是一项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毫厘的误差都可能给航空安全带来隐患,“我必须投入地对待每一次实验,不放过任何一项细节,我要保证自己做出来的实验结果经得起各方的检验。”

2013年5月的一天,油研中心工作人员发现,在馏程项目中,用进口自动馏程仪与手动馏程仪对同一个样品进行检测,两台仪器检测结果终馏点却存在较大差异,中心领导将这项查找原因的任务交给了刘永清。拿到两份检测数据,刘永清发现手动操作刚好是自己几周前完成的,是自己的手动操作出了偏差,还是自动馏程仪器出问题了?她马上拿出中心的三份二次标样,同时对中心的进口、国产自动馏程仪、国产手动馏程仪三台仪器进行了反复的测试。通过数据比对,最后发现是进口自动馏程仪出了问题。

“每次的检验过程都是全新的,不能盲目相信经验,就算干了一辈子检验工作,也不能疏忽。”刘永清说,“干我们这个工作,就是要精益求精。”

“精益求精”也正是刘永清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她认为,只有对所做事情有近乎强迫的专注和死磕到底的执着,只有把微不足道的事情做到完美无缺,才能在平凡中铸就卓越。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年前,刘永清与油研中心其他几名同事一起着手制作《现场质量检查操作培训系列视频教程》,那是中心第一次自主策划、设计、自编、自导、自行撰写解说词、自行拍摄、自行配音解说的视频教程。在制作过程中,作为主力成员,刘永清对工作效果的完美程度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光解说词就修改了七八次,配音更是反复录了几十次。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刘永清说:“那个时候利用工作之余一遍一遍地重复录音,也没想其他的,只想把视频效果做到最好。”最终,视频教程以规范的操作演示,全面覆盖了现场油品质量监控的全部项目,实现了现场油品质量检查操作知识最直接、最全面的传递,有效地避免了多层培训传递导致的过程偏差,在业内受到了广泛的好评。

贵在坚持 创新传承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背后,是长时间“做好一件事”的坚持与执着。自1993年从民航广州中专学校航空油料管理专业毕业后,刘永清经历了普通化验员到现场主任、技师的岗位转变,工作职责也从化验更多地转向了油品质量管理、下属分公司化验室管理,但她的“主战场”一直没变。她说:“虽然我现在有更高的平台,会做更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但我依然会坚持把‘老本行’——油料化验工作做好。”

多年扎根一线的经历也让刘永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灵感。在华南蓝天公司油研中心,有一个以刘永清为主导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里面陈列着一些工作室创新项目的简介、刘永清多年来所获得的奖状和奖杯等物品。

记者注意到,在所有创新项目中有一个叫做“航空油品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项目。刘永清介绍说,近年来,伴随中国航油对国内机场供油业务的快速覆盖,公路油罐车作为大部分机场、特别是小机场航煤主要的运输工具,业务量开始迅猛上升,各炼厂代表处和接收库站人力资源配置不足、油罐车及其质量信息管理模式陈旧带来的安全及质量保障瓶颈开始日益凸显。为此,油研中心技术团队本着精耕细作的原则,于2016年开始着手进行技术创新研发,借助于物联网架构,采用北斗、手持移动终端、分布式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计算机管理系统结合,构建整个油料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可对运油车等运输工具进行全程监控,并实现质量信息及相关记录无纸化传递及管理,确保油品质量安全。该系统开发成功后,将大大提升包括公路运油在内的各种来油模式的油品质量安全。

“中心设立‘刘永清劳模创新工作室’就是想更好地发挥刘永清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增强员工的创新意识,将工作做得更加完美。”李禄生告诉记者:近两年,油研中心技术团队在刘永清的带领下,相继启动了“航煤常规检验操作视频教程”拍摄制作、“检测能力管理系统”研发等项目,为油研中心打造“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学习创新、思想创新”的团队打下坚实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刘永清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对中心化验员在操作技能上言传身教,将理论和实践知识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说到刘永清对后辈的帮助,油研中心化验员宾智超特别有感触,“从开始工作时的不懂到现在对航油化验工作的精通,刘姐对我的帮助特别大。”他说,刘永清对他最大的帮助就是让他明白了,化验工作就要认真、严谨、一丝不苟,不能出一点差错。他眼中的刘永清一直是这样做的,耳濡目染中,他自己对待工作也是如此,并且会将这种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一直持续下去。

采访快结束时,谈及当选十九大代表的感受,刘永清提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感恩和责任,她一直不断强调这并不是她个人的荣誉,而是整个公司、整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一定会行使好代表权利,履行好代表义务,把基层的心声带到北京去,把中央的精神带回基层来。”刘永清如是说。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