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一流的型号“宗师”——记航天科工朱坤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7-10-26

听朱坤总师讲述型号研制经历,觉得像听科幻电影剧本,这一点也不稀奇。现任中国航天科工三院科技委副主任的朱坤,是一名负责国家杀手锏武器研制的型号总师,他和他所研制的型号被称为“厉害的角色”,就像影片《战狼2》中的冷锋、《007》中的詹姆斯邦德。

“解决10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300多项发明专利。他主持的某国家新一代潜射反舰导弹系列武器跨越式提升我国反舰导弹水平,推动海军由近海防御向远海防 卫战略转型;某反舰系列导弹全面装备多型飞机和舰艇,成为海军空军主战装备。”这是对朱坤的介绍,而当人们脑海里带着这些信息初次见到朱坤本人时,他休闲 的着装、平易的微笑、朴实的语言和手中的保温杯则更具冲击力,留下更多想象空间。

失败是扭转乾坤的佳机

某型号首次演示验证试验当天,晴空万里,试验场周边细细碎碎的声音时而急促、时而舒缓,一如试验队员起伏不定的紧张心情。

之前,针对一项关键技术的试验进行了10多次,70%遭遇失败。在当时的情境下,专家们并不看好,就连用户也发出了疑问:“他们能行吗?”果不其然,试验 前的两次测试任务均以失败收场。然而,队伍的士气并未因此受挫。大家没有过多纠结当天的试验结果,而是迅速回到各自的岗位上,把各项数据集中到一起,盯紧 每一个环节分析问题,讨论到深夜,定下将要采取的措施。转天的试验现场,队员用力控制着每一口呼吸,以使自己保持镇定。一道白光闪过,在场的人眼睛都瞪圆 了,几秒钟的安静像持续了几个小时,忽然,震耳的掌声将人们“唤醒”,也点燃了现场的热情。

后续三次试验接连获得成功,一些队员忘情地呼喊着,更多人眼中闪着泪花。直到当天夜里,很多队员谈及白天的一幕幕,还不时地攥紧拳头,摆后羿射日状,口中发出“耶!”的一声,兴奋不止。

如今回想起这段经历,朱坤感慨:“原本的计划是一次能行就是成功,真没想到从那以后,数十次试验连续成功,这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组成每个产品的零部件数以十万计,能做到100%无误难度可想而知。事后,很多人称之为奇迹。

团队成员介绍,这一型号的技术创新率高达70%,而以往型号能达到30%~40%就已处于创新率的高位,这也意味着朱坤和他的团队面临着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

在一次动力试验中,悬挂装置上的试验品在点火后突然飞向试验间侧墙,把墙洞穿,试验品落到了路上。“好在没有人受伤,但大家惊出了一身冷汗。”如今,队员 们对这一幕仍心有余悸。在一次国内从未进行过的关键部件试验中,十几次启动过后,要么部件被烧坏,要么产生控制力不足,80%都失败了。此外,部件爆炸、 开裂等突发情况也时有发生。

2016年底,一次型号试验结束后,朱坤和试验队员们欢呼了起来,这次关键的成功也让大家激动的泪水流得更加忘情。

作为长沙人,朱坤非常推崇曾国藩的名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股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当你沉浸于研制其中,专心 钻研,心无杂念,失败就让你离成功不远了。”朱坤和众多技术人员有着这样的共识。他的果敢让人拍案叫绝,这也使他带出来的队伍压不垮、打不烂。

一代宗师“吵”着创新

新一代潜射反舰巡航导弹系列型号是国家重大型号,朱坤主持型号预研、立项、研制、批产全过程,在核心技术上自主创新,主要指标国际领先,综合指标国际先 进。但在预研立项时,很多人质疑:“你们比国外同类型号‘迷你、轻便’,指标还要比人家翻倍,凭什么?”“凭我们中国人聪明,凭我们敢想敢干。”朱坤以近 乎条件反射的速度回答。

当时,朱坤提出的想法,被解读为“各项指标成倍翻番,非常吸引人”。但他的老领导表示坚决反对,认为朱坤不可能实现这个想法,甚至拍着桌子和他大吵。朱坤一边讲述自己的理由,一边把具体的实施方案拿给老领导看。最终,老领导被说服了。朱坤称之为“吵出来的创新”。

一位上级领导听完型号汇报后吃惊地说:“这是一代宗师啊!”朱坤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这个提法太高了。”7名院士对该型号做成果鉴定后,作出了“主要性能指标世界领先”的评价,被称为“鲜有的最高评价”。

如今,在加工该型号某一部段时,接触到的技能人员都会不禁赞叹:“真薄啊。”正是这些近乎苛刻的要求让型号具备了卓越的性能。

在三院,“朱坤带领的团队胆子最大、最敢干”已经成为公认,创新成为了这支团队前行的驱动力,而朱坤就是团队创新的灵魂人物。

“要赢得立项,必须通过创新超越前人”,这是朱坤一直在团队推行的思想。“我的思维比较开放,不受约束,所以能提出很多奇怪的想法。”朱坤将此归因于一种随性的性格。

虽然以当年高考成绩被清华录取是分分钟的事,但朱坤将父母期望的清华放在了第二志愿,将北航填在了第一志愿,随后他如愿以偿地从事了钟爱的航天事业。

“创新离不开一些怪想法,但奇思妙想也需要继承和积累。”在朱坤看来,团队经验积淀是创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的运气比较好,承担了承上启下的角色,经 验丰富的老一辈专家手把手带着我参加了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后面来的这一批年轻人敢想敢干,我带着他们一起奋斗,把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传给了新 人,成就了一个创新团队。”

目前,朱坤的团队中已有32人担任不同型号总师、副总师。他担任研究生导师培养出硕士38人、博士后1人。他将科学严谨的学风和敢闯敢创的作风传给学生、助手和身边同事。

路在脚下 实践说话

在朱坤看来,与优秀的人为伍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觉得自己是受了前人的影响:“在三院三部工作时,跟着几个老专家学了好多东西。比如刘总,因为敢想敢干,人称‘刘大胆’,还有姚院士、马老都是有想法、能充分听取大家意见、鼓励年轻人放手去干的人。”

今天,朱坤像当年自己的领导一样,带领着年轻的团队披荆斩棘。朱坤和大家约定:“可以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我说了,你也可以说,也可以吵,但核心是要提想法,必须讲明白为什么这么做,是怎么推出来的。”

朱坤嘱咐团队成员,要在大胆创新的基础上小心求证,不能光敢想,还要能实现。因此,团队中的成员多有质疑精神、严谨的思维和超强的执行力。

“用技术说话、用事实说话”是朱坤在团队中提倡的另一个指导思想。在一次零部件改进工作中,新人提出的方案与老同志的方案存在巨大差异。新同志阐述了自己 的设计缘由,老同志则列举了之前哪些型号采用了自己这种方案,稳定性毋庸置疑。结果,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朱坤当了裁判:“做试验吧。”

试验现场,老同志的方案使该零部件性能瞬间提高了50%,的确有效,但最终零部件还是折了;新同志的方案使性能提升了120%,并且仍在增长……孰优孰劣,立见分晓。最终,新同志的方案被采用,并被三院很多其他型号选用和参考。

朱坤在国内首次提出亚超结合潜射反舰导弹总体方案,解决大射程与超声速突防双重难题,比俄罗斯和美国的导弹更短更灵巧,射程更远。同时,他提出水下有动力 有控发射方案,主持突破海上复杂环境下各种技术难题,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型水下点火导弹。该型号国内水下发射深度最深、适应浪高最高。

此外,该型号国际首创随海况自适应超低空掠海飞行技术,创造世界上掠海飞行高度新纪录。而朱坤首次提出的反舰巡航导弹“360度”全向方案,使我国潜射反舰导弹攻击区域扩大600倍,是我军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命中率最高的反舰导弹。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央企业劳动模范、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 贡献中青年专家、“511”人才、国家津贴、中信航天防务人才奖、高新工程重大贡献奖……这众多荣誉的获得者就是这位“接地气”的型号总师朱坤,而这些荣 誉则与那句“失败是一个经历,不是一个结果,咱们目标很明确,最后肯定是成功”相映成辉。(文/王绍旻)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