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代表风采】张雪松:愿做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2017-10-27

2008年4月11日,一个注定被历史铭记的日子。中国首列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和谐号”动车组,在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线,我国仅用3年时间就走完了国外20多年的技术路程,堪称“陆地飞机”的高铁从此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

奇迹的背后总是充满艰辛。在国际技术壁垒森严的情况下,为造出我国首辆铝合金动车组车体,只毕业于普通技校的他,以共产党人的毅力和勇气,带领团队挑战世界技术难题,最终不仅破解了外国专家的“技术秘笈”,还与工友先后完成了100余项攻关、革新,66种卡具的设计、改造,推动了我国动车组制造技术的成功跨越。

他,就是人称“洋设备的保健医生”“中国高铁工人的标杆”的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张雪松。

“我愿做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

“我愿做一颗永远发光的螺丝钉,镶嵌在高速动车组上,畅游中华大地;我愿做一个优秀的高铁工人,做一个有志气有能力为中国争气的好工人;我要做一名有担当的共产党员,为国家生产最好最快的动车组,面对世界技术难题勇争第一。”这是张雪松在一篇日记中写下的话。

2005年5月,唐车从德国西门子公司引进动车组生产技术的谈判进入白热化阶段。张雪松受命带领从各单位精心挑选的16名精兵强将,负责研究磁悬浮列车和高速动车组铝合金车体生产技术,并在一个月内造出试验车体。

当材料不再是熟悉的铁皮而是铝合金,当手里的焊枪再也不听使唤,当铝工件莫名地一再变形、开裂,大家都傻了眼——国内尚没有引进这项技术,网络尚不发达,查不到任何材料,一切只能靠摸索和创新。

“共产党员就是要有股拼劲儿!”张雪松身上有着共产党员不畏艰难、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担当精神。他带领团队,先从一个个小截面进行试验,2米、5米、10米……在成百上千次失败后终于攻下了难关,他和团队摸索出不同材料的收缩预留参数,积累了“反变形量”“焊后调修”“调修加热温度控制”等8种详实的数据,为动车组的批量生产奠定了现场制造技术的基础。

然而车体组装时,新的问题出现了。由于工艺装备的定位装置设计问题,调整中心线时需要移动整个装备,费时费力,尺寸也不好保证;车内拉紧装置与地板之间的连接刚度也太差,加一点力就把地板上的凹槽拉豁了。这些没能难住敢闯敢拼的张雪松,他只进行了小小的技术改造,问题便迎刃而解了,且工作效率提高了近一倍。

一个月后,张雪松和团队按时交出了一个与图纸一模一样的动车车体。德国专家对张雪松惊叹不已,一位德国专家给唐车发来的信中写道: “中国普通工人的创造力,让我看到了中国智慧和西方文明的共通之处。”

针对进口大型精密数控设备在生产中的“水土不服”,张雪松带领工友在岗位上摸爬滚打,反复试验数百次,开展技术革新100余项,制作样板、工装、卡具66套,编写72项工艺文件和操作指南,摸索出铝合金车体生产的各种技术参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张雪松办公室的灯被大伙儿戏称是“长明灯”。为了抢修设备,他与工友们经常忙到深夜,回不了家,办公室就成了临时住所。工友说跟着张雪松干活特累,但大伙儿还是愿意跟着他加班,因为,“把故障排除后的那种成就感特带劲”。

机器不是人,随时都会撂挑子。张雪松深知,动车组车体是三班生产,设备当天修不好,就要耽误几个班次。“如果一个地方没修好,就觉得像考试没过一样,别扭。”

张雪松负责维修保养的数控设备价值3亿多元,是厂里的命根子。“日常保养可以及时发现小毛病,不能让小毛病变成大问题。”张雪松在数控设备维护中摸索总结了“三分修七分养”、“周期定点养护”等设备维护模式。为做好设备“养生”,张雪松用一年时间跟设备“建立感情”,潜心研究数控设备保养、润滑和润滑油储备问题;他根据不同设备的说明书、保养手册,为每台机器建了一份“病历档案”;为延长设备配件使用寿命,他和团队攻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壁垒……

据统计,张雪松与工友们完成了20多项设备技术改造,弥补了进口设备的缺陷,摆脱了对外国专家的依赖,保证了动车组的顺利生产,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如果不善于学习,我们将被时代甩在身后”

钳工、数控维修、数控加工、可编程控制器、三维制图,这些看似完全不搭界的专业领域,却被张雪松融会贯通了。同行称赞他完成了华丽转身,对此,张雪松说:“高速铁路把我们卷入了纳米时代,企业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如果不善于学习,努力提高技能,我们将被时代甩在身后。”

张雪松在一个铁路小区长大,周围的邻居都是“开火车的、做调度的、当乘务的”,年幼的他也立下了长大了也当铁路人的志向。“有技术有手艺的人,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张雪松对记者说。

1992年,张雪松如愿以偿进入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发源地、百年老厂唐山机车车辆厂(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成为众人羡慕的铁路技术工人。1997年,张雪松已经成长为唐车特装公司的业务骨干。

在一次全厂劳模大会上,老厂长语重心长地说:“以前造火车,木工是顶梁柱,可如今,车内都是钢材料了,哪里还需要木工?如果我们不主动进步,就将被时代抛弃。”

回到家,张雪松失眠了。他开始疯狂地读书,一头钻进图书馆查资料,并用节约下的工资买书。钳工、铆工、焊工、电气、机械、计算机……一堆堆专业书籍被搬回了家,塞满了所有书架。

他14次参加全国、省级、市级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连续十几年参加企业“技术运动会”, 3次夺得省级状元, 2次获市竞赛状元…… 2004年的盛夏,张雪松作为全国技能大赛决赛选手,被送到大连参加培训选拔。半个月的紧张集训,压得大家喘不过气来。最后一天,厂里安排所有参赛选手到海边放松一下。别人忙着拍照留念,张雪松却缠住几位全国技能大赛冠军讨教。像这样的事情,对张雪松是家常便饭。

在张雪松的兜里,永远装着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遇到问题随时请教专业人士,并及时把解决方法和体会记录下来,大家称之为“采访式学习法”。

向书本学、到课堂学、走出去学、偷技学艺……张雪松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他还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天不论加班到几点,回到家都要看上一个小时的书,仅读书笔记就写了数万字。

“俗话说,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学习也一样,一天也不能丢,必须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拥挤喧闹的公交车上,在夜深人静的房间里,都有张雪松专心致志抱着书钻研的身影。当学习融入张雪松的血液里时,他本人的技能也炉火纯青。

“只有每个人都成为动车组,列车才能跑出风一般的速度”

走进工厂里的“金蓝领工作室”,迎面是两个书架,里面摆满了各种技术指导书籍,基本都毛了边儿。张雪松与另3位工作室成员围着工作台,正热烈讨论着。

“一列‘和谐号’动车组由8到16节车厢组成,只有每个人都成为动车组,列车才能跑出风一般的速度。”他深知,一个人再能干,力量还是有限的,只有让更多的人掌握新技术和创新技术,让每个人都成为“动车组”,才能推动企业大踏步前进,才能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长盛不衰。

在唐车公司党委和工会组织开展的“教学练比”活动中,张雪松把10多万字的“绝活儿”日志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工友学习。2010年8月,张雪松从生产一线调入技术室,与李玉璐、朱宝利等4位“金蓝领”党员一起扩建了“金蓝领工作室”。

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已经吸收了130余名技师和技术能手,设立了10个工序固定生产小组、4个专项技术攻关小组,开展了技术汇报会、创新交流、导师带徒、现场演示等一系列活动,组织了多项技术攻关。一次,他将精度为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2、检测精度为头发丝直径1/6的列车底架定位孔,用纯手工刮削成功,他也因此被大伙儿称为“在头发丝上跳舞的人”。

“厂子一个月能生产10列动车组,张雪松的功劳怎么说都不为过。”工友们告诉记者。“金蓝领工作室”成立之前,张雪松的个人创新不足30项,而在2010年,工作室就完成公司级操作技术创新超过160项,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他的带领下,当年的铆钳班成了公司最早的“金牌工序”,16名员工都有自己的“工作法”和“绝活”。其中,有3人成了公司的“金牌员工”,4人被任命为工段长,9人到其他班组担任了班长,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他自己还被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客座教授。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十大金牌工人”、“金蓝领”……张雪松获得的荣誉证书摞起来一人高。而为了在质量、环保、安全等方面不断超越,唐车公司也在不断地进行着重塑和提升。在中国制造2025的大背景驱动下,唐车公司提出了高速动车组车体制造新模式。“今后在生产中要大量采用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我会继续充实提升自己,在企业中实现自己的更大价值,为企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闫妍 沙国武)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