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全:用心拉近中国电科“芯”与北斗三号“星”的距离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7-11-08

“10、9、8……1,点火!”

11月5日,搭载“北斗三号”工程第一组两颗全球组网卫星的运载火箭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腾空而起,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和使命,“北斗三号”工程成功打响“开门红”。

在圆满成功的背后,是包括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创新驱动,勇攀高峰,谱写航天科技事业新篇章的现实写照。

刘士全就是其中之一。

刘士全——中国电科中科芯(58所)总线技术带头人,在该领域深耕多年,有着极其丰富的应用经验和强大的技术实力,他还带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总线队伍,不断突破技术瓶颈,实现技术创新。

刘士全带领他的团队攻关的第一个项目就是为“北斗三号”工程第一组两颗全球组网卫星自主研发总线电路,这颗电路是中国电科贡献的多款芯片中最耀眼的“芯”,该电路应用于双星上“核心大脑”星载计算机中的有效载荷分系统,有效载荷是航天器在轨完成航天使命的最重要的一个分系统,因为对有效载荷选择和设计的最终功能和性能的品质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特定航天任务实现的品质。

如果说有效载荷分系统是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应用在有效载荷分系统中的总线电路就如同高速公路上的各个出口和通道,负责各类命令、数据的通信和交互,实现高速的通信,共同完成有效载荷分系统的重要任务。

该项目在国内尚属首次,设计、工艺、测试验证难度均非常大。然而接踵而至的难关,俯仰皆是的挫折,并没有羁伴住刘士全前进的步伐,他带领团队加班攻关、深夜研讨,始终和大家一起砥砺奋进。

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升,这是一条艰难的进化之路,一条实现自主可控的超越之路。成功的背后是默默的牺牲和付出。

无数个日夜,当普通人准时下班陪伴家人,刘士全家中永远是母亲、妻子的翘首期待。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晚上,刘士全在解决了一个技术难点后兴奋的骑上电动车回家,孤独的归途中他仰望星空,开始期待自己的产品能早日上天。当他揉搓着冻的通红的双手、哈着热气推开家门,妻儿都已入睡,看着孩子稚嫩的脸庞,百感交集,转身离开的刹那,一个声音喊道:“爸爸,你别走,再陪我玩会儿!”孩子的梦呓让这个不称职的爸爸内疚满怀……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刘士全一直注重电路的应用支持,用户的需求就是使命的召唤,几十家用户单位,上百次的走访及技术支持,士全出差,说走就走。

某次,该电路在正样调试时出现了应用问题,一个电话,刘士全放下手头的工作立刻赶往车站直奔北京用户现场,由于是正样件,无法对电路进行现场测试调试验证,只能从北京赶回无锡,在验证板、测试系统上,分析问题、观察现象、复现对比。记得有一次,刘士全拖着疲惫的身躯坐上回家的出租车,快到小区门口时,手机再次响起,刘士全心里一紧……

“师傅,回火车站!”

挂完电话他没有丝毫的犹豫,过家门而未入。

如此往复,刘士全一周之内往返无锡北京三次,在火车上渡过了四个焦虑而漫长的夜晚。全程参与异常分析,第一时间内给出了问题分析报告,帮助用户解决了应用导致的问题,得到了用户单位的一致认可。

不论是项目研发,还是技术支持,刘士全始终战斗在工作一线。他以“钉钉子精神”和高度使命感执着的做好每一件事,每一颗电路。随着航天任务的一次次顺利发射,刘士全再次仰望星空,可以骄傲地抬头微笑,浩瀚的宇宙中有他一手培育的“孩子们”!经过一次次改进优化后,电路性能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而且电路可靠性更优。

芯之所向,剑指苍穹。 他对浩瀚星空的探索永远在路上,只为拉近“芯”与“星”的距离!

【责任编辑:${content.getAttrByFlatName('zrbj').value}】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