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奖背后的“工匠精神”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1-19

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一号隧洞TBM掘进机作业场景。

 中铁十八局集团承建的锦屏二级水电站一号引水隧洞采用的敞开式TBM掘进机,刀盘直径达12.4米,创造了目前国内电站建设之最。

 为了确保锦屏水电站1号引水隧洞达到试通水条件,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锦屏电站项目经理孔凡成(左)和项目部工程技术人员昼夜坚守在施工第一线。

 孔凡成在项目上

“老孔啊,你干的那个锦屏水电站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啊,了不得啊!”

不久前,201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由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八局隧道公司承担施工的采用亚洲最大直径TBM施工的锦屏水电站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是该项目在喜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后的又一国家级大奖。大家纷纷给该项目经理孔凡成打电话祝贺。

老孔看着新闻上播放的这条消息,脑中随着时光追忆着往昔的艰苦岁月,回首这经典的锦屏工程。

43年,一个平凡人的坚守,让人爱恨难舍,是一种怎样的信念让他坚守下来?

老孔叫孔凡成,退休前是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43年的工作经历,让老孔获得“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多项大奖。可以说,在这个领域,该拿的大奖老孔都拿了。2013年9月,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现场,老孔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俗话说,经典没有捷径,经典也无法复制。但细观细究,其背后蕴含着铸就经典的“工匠精神”。

2005年6月,孔凡成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锦屏工地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锦屏人是分三批进来的——第一批爬着进来,第二批走着进来,第三批坐车进来。去过锦屏的人都知道那里施工环境的艰苦,但只有跟随孔凡成第一批进入工地的人员,才体味了全部的艰辛。

满天星“旅馆”,这是跟随孔凡成同志第一批进入锦屏的建设者们给他们曾经的一个住所起的名字。乍一听,这个富有诗意、充满漫色彩的名字,会使人产生许多美好的想象。然而,它实际上却是一处只有断垣残壁、没有屋顶、同志们晚上躺下休息时就能仰望到满天星星的宿营地。对于进场时期的记忆,他们回顾说道“最早的几条路,是工人们吊着绳子在悬崖上凿出来的,没有路,没有电,没有水,没有电话,物资材料只能靠人扛马驮。业主开一次会,施工人员得翻山走路4个多小时!”

由于工期紧,任务重,老孔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便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施工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地质埋深大,存在高应力、强岩爆、地下水大流量等世界级的技术难题,对施工进度、设备和人员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2009年,隧道钻爆和掘进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岩爆。裸露的岩面突然发生爆裂,毫无规律、大小不一的落石,伴随着毛骨悚然的巨大声响滚滚而下,造成了洞内机械的较大的损毁,使部分施工人员不同程度地受了伤,给作业人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慌。每次发生岩爆一般要持续2—3天,甚至一周,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这急坏了业主,告急函飞到了天津。孔凡成同志更着急!为了完成锦屏建设管理局2012年首台机组发电的目标要求,项目部开辟了20多个工作面,投入设备1900多台套,人员3371人,超常规开展施工大会战。

由于锦屏一号引水隧洞工期紧张,TBM没有在生产地美国经过预组装,每生产出来一批零部件就远渡重洋直接运到工地。未经试组装检验的“穿山甲”能不能正常工作,是摆在孔凡成等人面前的又一个考验。施工场地狭小,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根本没有组装TBM的现成场地,洞外组装无疑是“天方夜谭”。

“向大山要空间,挖山开凿TBM组装洞室。”孔凡成一班人又要在悬崖峭壁之上、怒吼的雅砻江边为TBM打造一个工作台。经反复论证、先后8次修改后最终确定了施工方案,经过149天的艰苦努力,2008年9月18日“锦屏一号”TBM试掘进成功了!此时,目睹了此次TBM进场组装一次成功、安全快速投入生产全过程的美国罗宾斯公司的监理,拍着老孔的肩膀,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经过老孔与技术骨干的多次方案研究,这台TBM的掘进速度提高到原来的210%,创造了日进尺26米、单口月掘进611米的优异成绩,有30多项科技成果、施工工法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实干重于言谈,表率胜于命令”。这是孔凡成对锦屏项目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也是他始终奉守的人生信条。

2010年2月,锦屏2号隧洞出现罕见的强岩爆,最大应力甚至达到70.1MPa。巨大冲击波,把隧道底拱冲出3条宽长40米、30公分、深3米的裂缝,一旁出渣的20方自卸车斗子被掀翻,巨大的装载机也报废了,几个施工工人被冲高五六米后落下来,不同程度地受了伤,大家吓得谁也不敢进去。可冲击波刚过,孔经理就头戴安全帽、身穿防弹衣,第一个冲到现场。工人们都说,“孔经理身先士卒,不惧安危,这样的领导俺们打心眼里佩服!”

这些年,老孔始终把职工当亲人,把职工的急事难事当成自己的事,想方设法帮助解决,而对自己和家人却亏欠的太多。2011 年 1 月,正值施工的高峰期,老孔的老伴到医院检查身体时被确诊患了癌症,得知后老孔心里阵阵作痛,当老孔从工地直接赶往北京协和医院时,老伴已经住到医院。在医院陪护老伴不到一个月,又毅然返回工地。母亲身患重病,老孔不能尽孝于床前,就连老人离开人世,也没能见上最后一面。

退休后的老孔也闲不下来,被单位返聘,负责外地几个工程项目的技术把关,依然在全国各地忙碌着……

【责任编辑:张维】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