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曹晶:坚持中国标准 担负起“第一个吃螃蟹”的责任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1-23

每天260趟,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趟列车在他们的头顶上疾驰或者缓缓通过。曹晶说,他们得对车上数以十万计的乘客负责。

横贯太原市东西的迎泽大街,是这座城市的主干道。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这条长约10公里的城市中轴线,将要突破原来的边界——太原火车站,继续向东延伸。始建于1907年的太原火车站,全国55个特等站中的一个,是山西省铁路客货运输的“颜值担当”。城市生命线遇上百年交通动脉,给城市的管理者出了一道考题。经过考量,下穿火车站施工,成了最佳的解决方案。简而言之,就是在火车站下面挖一座隧道,在地下穿过火车站,实现迎泽大街的安全东扩。

曹晶,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四局二公司太原项目部的常务副经理,这个刚刚过了“知天命”年纪的汉子,是本次穿越的现场“指挥”。他说,要安全下穿火车站,工艺安全是关键。传统的人工施工办法不太靠谱,所以,他们采用了新管幕法盾构施工工艺,这在该公司施工历史上是第一次,同时,在全国也属首例。曹晶担负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责任。

曹晶(左)与厂家人员一起研究钢管全自动焊接技术

“这里面的空间非常狭窄,你们要是不注意操作,就会对盾构机造成损坏。这是非常危险的一件事情。”当笔者见到曹晶时,他正在盾构机旁给学员们讲解操作盾构机的注意事项。这几台看起来并不大却在全国独一无二的盾构机,从设计到制造,再到转运、拼装,直到最终投产,成为工地上的“生产力”,曹晶全程见证。

曹晶记得很清楚,2016年7月3日,从海南工地来到山西太原。理由很简单,机械专业毕业的他,对机械操作和维管有着丰富的现场经验。他要做的,就是做好盾构机厂家和工地的“中间人”,全力配合盾构机的设计和制造。拿到设计图纸,曹晶发现,这几台小型盾构机结构十分新颖复杂。与他之前接触过的大型盾构施工设备相比,在安全性、精度控制性和可操作性上都高出好几个“层次”。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啃下这块“硬骨头”,他主动请缨赴盾构机的生产地——广州,吃住在厂家,这一住就是五个多月……为了提前摸清设备安装流程,他用手机把工人安装操作的过程录成了一段段的小视频,晚上回宿舍再细细回味。为了不耽误工作,春节期间,他干脆把家人接到了广州过年。不懈的学习,让曹晶对小型盾构机的原理基本“门儿清”,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他发现盾构机上零件的接口都是采用德国标准,“如果施工期间需要更换零部件,就要从德国进口,那可是‘千里送鹅毛’,我们等不起!”曹晶不断与厂家沟通协调,最终,厂家接受了这个“门外汉”的建议,把接口换成了中国标准。

“这样就可以为施工争取更多宝贵时间。”提起当时的情景,曹晶的欣慰之情溢于言表。2017年3月,换上“国标”的四台量身打造的盾构机抵达项目部。很多员工直呼有了“大国重器”,而曹晶心里明白,这才仅仅是通往成功的第一步。

几乎和盾构机同一时间到来的还有公司选派的第一批盾构学员,他们全是刚刚走出校园的90后大学毕业生。“一开始我并不是太看好他们,怕他们吃不了苦,但是后来他们却让我刮目相看。”提起他的第一批徒弟,曹晶感到欣慰和骄傲。2017年6月,太原城热的就像个火炉,在工地的试验井基地里,曹晶正带领着他的盾构队员们,正加班加点的进行组装试验工作。试验井里又闷又热,但是大家都顾不上这些,因为距离盾构的正式顶进只剩下不到4个月的时间了。为了让大家迅速掌握盾构的操作技术,同时收集盾构施工的第一手资料。曹晶“练兵”“打仗”同时进行。白天带领学员们跑工地,晚上则潜心研究图纸。大到盾构机的组装,小到零部件的维修,每一道工序他都要求大家亲自上手,几天下来,大家的脸上身上都满是泥土和油污。

“盾构就是跟土打交道,要掌握这门技术,就必须不怕脏不怕累,只有动手了才能入脑,才能吃透这门技术。”曹晶曾这样对自己的弟子们说。“当时正赶上太原的雨季,两三天就下一场雨,师傅经常带着我们冒雨施工,大家都很钦佩他!” 高清照是曹晶培养的首批盾构队学员,现在他已经是工地的盾构队队长了,回忆起学习的过程,他对曹晶的严苛深有体会。

采访中笔者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在太原冬季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大家都带着厚厚的手套,但唯独曹晶是赤手空拳的,这是为何?

“我们要在钢轨下始发41次,每次盾构顶进的中心、标高和方向都不一致,从开始顶进到穿越完成,与设定的中心点误差不能大于3厘米,否则就会对上部的列车运行造成影响,所以钢管在每次完成焊接后,曹总都要用手触摸下焊缝,如果出现明显的扎手的地方,他都会要求工人打磨顺滑。”盾构队的学员刘晓笛解开了疑惑。他还说,像这样的焊缝每隔几米就是出现一次,一个工程下来对焊缝的检查至少需要进行500次以上。所以说,曹晶要用手检查每一道焊缝,确保他们光滑可鉴。

2017年12月16日上午,随着刀盘的缓缓转动,公司承建的迎泽大街东延控制性工程——下穿太原火车站的“晋龙号”盾构机正式掘进,这是我国首例采用新管幕法施工的项目,标志着在火车站下埋深最浅、施工难度最大的通道工程实现重大突破。

为了这一刻,曹晶付出了很多,但是他明白,肩上的责任,将会随着施工的开展,正变得越来越重。

“我要对工程负责!”这是曹晶不变的“初心”……

【责任编辑:李巨尧】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