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伟 C919首飞机组成员
中国商飞试飞中心试飞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南非试飞员学院,现总登机飞行时间为472小时。在C919研制过程中,参与了首飞大纲编制、首飞风险评估单以及试飞任务总体规划等工作。完成C919大型客机系统理论培训、电传侧杆培训、机组资源管理等13项培训科目。
第一次见到张大伟,是在西安阎良。
那时,他刚从南非试飞员学院学成归来,作为试飞工程师参与ARJ21的试验试飞工作。生性内敛的他不善言辞,在同事眼中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劳模”,每次试验结束后,总是花很长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一幅典型的“理工男”模样。
后来,在很多场合,都见过张大伟,偶尔也交流几句,他依旧话语不多,脚步总是急匆匆的。
2017年5月5日,C919首飞当天,我在现场再次见到了张大伟。C919顺利降落后,舱门打开,他身穿一身橘红色的试飞服,从机舱走出。那一刻,他与首飞机组的其他成员一起成为“全民网红”。从某种程度上说,作为我国第一批专业民用飞机试飞工程师,张大伟的成长历程也是中国民机产业近年来一步步摸索前进的缩影。
“学试飞就可以飞啦”
张大伟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成为一名试飞工程师之前,他是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燃油动力部的燃油系统设计师。在ARJ21项目之前,我国并没有培养过专业的民用飞机试飞人才。随着ARJ21项目的发展,对专业民机试飞员和试飞工程师的迫切需求开始凸显出来。为此,中国商飞公司决定借助项目培养一批专业民机试飞人才。
一个偶然的机会,张大伟看见了招考试飞工程师的通知。外表斯斯文文的他动心了。“当时,对试飞工程师这个职业是没有很清晰的概念的,但从招考通知里,我读出了两层含义。第一,我觉得成为试飞工程师就能有更多飞行的机会。我是学航空出身的,在北航7年的学习,让我对飞机有了浓厚的兴趣。第二,就是能够有出国学习的机会,能够接触到新的知识和新的领域,这一点对我来说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在通过包括体检、语言能力测试、专业能力测试等多轮筛选之后,张大伟与另外9名同事一起,作为中国商飞公司第一批派往南非试飞员学院的学员,开始了在南非的求学之路。
“最累、最充实的一年”
如今,回想起在南非的学习,张大伟依然记忆犹新。“在南非试飞员学院学习的一年,可以说是我求学生涯里收获最大、也是最累的一年。”
张大伟介绍说:“作为全球知名的培训机构,南非试飞员学院十分重视对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学员每天都要登机飞行。”
尽管能够自由翱翔蓝天是张大伟当时报名参训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在南非的第一次登机经历还是让他有些“招架不住”。试飞员学院用于培训的飞机个头之小,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记得我第一次登机飞行的时候,那架飞机真的非常小,甚至比一些私家车都小。驾驶舱刚刚好能够坐下两个人,面前就是仪表盘。一个男生就可以轻松地把飞机推出机库,起飞之前,也是靠人推上跑道的。飞机起飞后就更加紧张了。因为飞机小,所以稍微有点扰流就会上下颠簸得很厉害。基本上就是从起飞到落地,一路都在颠簸。在如此颠簸的条件下,我们不仅不能受到任何干扰,还要从容、准确地记录各种飞行数据,按照试飞计划进行飞行,难度确实非常大。”
在南非学习期间,张大伟每天有十几个小时都在忙于登机飞行、学习理论知识和设计各种试验方案。由于早上气流较为稳定,有利于收集更准确的飞行数据,因此他一般都是早上登机飞行,下午进行理论学习。完成理论学习后,学员需要独立设计飞行任务单,在飞行中指导试飞员逐一完成试飞任务。试飞中采集到的各种飞行数据,还需要当天进行分析,撰写试验报告。在南非学习的一年时间里,张大伟每天的生活都是如此。当时,他唯一的目标就是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有科目的学习并通过测试,成为一名合格的试飞工程师。
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善于思考、动手能力很强的张大伟还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制造了杆力测量手套。后来,这一工具在南非试飞员学院的纵向动/静稳定、横向动/静稳定性等试飞科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让我印象深刻的事”
南非学成归来,张大伟马上投入到ARJ21飞机的试飞工作中。据了解,在获得型号合格证之前,ARJ21飞机共进行5000多个小时的试飞,其中张大伟的登机时间近500个小时,是这个型号登机时间最长的试飞工程师。失速试飞、负加速度试飞等高风险试飞科目中都有他的身影。
“谈起ARJ21,实在是有太多让我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事情。一些高风险试飞科目,在外人看来可能危险性很高,但作为一名试飞工程师,当你上飞机之后,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想太多其他东西。在飞行过程中,试飞工程师需要思想高度集中,对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会出现的故障征兆。此外,还要指挥试飞员按照计划完成各项试验点。实际上,这个过程是充满各种挑战的。在飞行过程中,天空中的情况是瞬息万变的,而很多试验点是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才能进行的。因此,在实际试飞过程中,需要试飞工程师根据情况灵活地调整飞行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参加ARJ21项目的试飞,对于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在于,它让我以最快的速度成长。毕竟,在一个项目中,参与500多个小时的试飞,这个数字即便在国外也是不常见的。”
而谈到印象最深的一次试飞,张大伟想到了ARJ21的那次“万里寻冰”。由于在新疆多年“寻冰”未果,中国商飞公司决定前往加拿大进行ARJ21飞机的自然结冰试验,张大伟全程参与了这次试验。他向记者表示,这次试验之所以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是因为在加拿大他第一次深刻感受到炎黄子孙对国产飞机的渴望和期待。
“人们常说,当你置身国外的时候,才会体会到自己有多爱国。我们在加拿大进行试验的时候,当地的一家公司给我们提供气象预报等技术支持。这家公司里有很多员工是华裔。当我们顺利完成所有试验点时,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些华裔比我们试验团队的工作人员更激动。其中有人还跟我说,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大国了,希望中国自己的飞机能够早日走出国门。虽然这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对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见证国产民机的研制。
“首飞只是一个开始”
2016年10月,张大伟得知自己幸运地入选C919首飞机组。尽管已经在ARJ21项目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参与一架全新研制飞机的首飞工作,责任和意义还是远远不同的。
“说实话,刚刚得知自己进入首飞机组名单时,更多的不是喜悦,而是巨大的压力。因为我知道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会面临很多的挑战。”
“从得知入选首飞机组到首飞一共7个多月,200多天时间,听上去好像时间还挺长,但我们总感觉时间不够用,实在有太多的工作要准备。”
“首先是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培训。尽管首飞机组的每个人都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但要承担一款新飞机的首飞工作,就需要我们对这款飞机有非常深入、全面的了解。换句话说,我们要像飞机的设计师那样熟悉这款飞机。”
“第二是要与设计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如果说系统的理论培训是告诉机组飞机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么技术交底就是告诉我们飞机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当飞机的地面试验出现一些小问题、小故障时,我们要与工程师进行深入探讨,坚决不把安全隐患带上天。由于飞机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一个小部件都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实际上,有时候一个问题,我们要和设计人员讨论一周甚至是一两个月。”
“第三是要进行大量的训练。首飞前,机组通过工程模拟机、铁鸟等试验平台进行了大量的飞行练习,从而尽可能熟悉飞机的性能,掌握飞机的各项指标。但模拟飞行毕竟与实际飞行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对于首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首飞机组准备了各种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方案,如单发失效、双发失效等极端情况出现时,机组应该如何应对。可以说,在首飞前,机组已经在模拟机上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进行了全面的准备和大量的练习。也正是因为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才会有之后79分钟的完美首飞。”
“如今,C919已经开始进入全面试验试飞阶段,9月末进行了第二次试飞。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完美的首飞,只是一个开始。”
“让奋斗充满快乐”
C919首飞后,张大伟的爱人在微信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话:“别人看到的是你飞得高不高,而我更关心你飞得累不累”。朴实的一句话,让张大伟这个不善言辞的“理工男”潸然泪下。
“事实上,在首飞之前,我爱人很少在朋友圈发跟我工作相关的内容。首飞成功后,当我打开手机,看见这条消息,感到有些意外,但更多的是感动。这句话说出了很多试飞人员家属的心声。尽管我们的家属都不是从事航空行业的,但他们也知道任何一款飞机的首飞都是有风险的。作为我们的亲人,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我们机组成员都十分感谢每一位亲人在我们背后的默默支持,正是有了他们的支持,才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地奋斗在民机研制的第一线。”
从当年“误打误撞”地进入试飞这个领域,到今天通过项目的磨砺,张大伟已经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试飞工程师。对此,他表示:“从事这个行业之后,我变得越来越喜欢试飞工程师这个职业了,越来越喜欢航空,也越来越喜欢飞机。这个职业给我带来了很多挑战,但也给了我很多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份职业时,那么无论多难、多累,你都会全情投入,毫无怨言。“让奋斗充满快乐”,或许就是对张大伟现阶段工作的最好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