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天汽车所属航天三菱装配部,有这样一位工长,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沈子”“沈哥”,他叫沈立伟,是航天三菱装配部B工段工长。自1999年来到航天三菱,他亲眼见证了公司20年来的沧桑变化,而现在,他自己也被评为中国航天科工的中青年技能接班人,得到大家认可。
异响判断的“蝙蝠耳”
刚入厂时,沈立伟凭借他良好的技术水平和一双“聪耳”,在航天三菱装配部做发动机异响排故工作。发动机异响排故是一项十分考验专业技能和耐心毅力的工作,在一台发动机整装好后,技术人员必须要在试验台通过电脑数据和发动机转动的声音来检验发动机性能。当一台台发动机到达试验台时,他必须集中精力倾听发动机运转的声音,判断是否有异响,这样一听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他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对发动机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对发动机异响的判断也越来越精确,大家都说,“沈哥真是有一双蝙蝠一样的耳朵”。
健康安全常系心
七年的试验台工作,让沈立伟养成了非常强的安全意识。作为工长,他经常叮嘱大家“一定要管好自己的人,要注意安全,不要出现意外”。在试验台工作期间,他始终秉承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无小事,大意必出事”的思想。带着这种意识,沈立伟敏锐地发现了发动机进入升降机时易发生倾斜的情况,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他亲手制作了警示牌和提示牌,督促提示操作者在发动机进入升降机时,要确保的状态和角度,避免发动机倾斜掉落造成人员伤害,保证了周边操作者的安全。
除了工作的安全,沈立伟还十分关心员工的工作环境。由于厂房中安装了中央空调,部分工位不可避免地就要处于空调的正下方,由于中央空调吹出的冷热风比较大且直接接触操作者的身体,时间久了操作者便会感到头部和颈部不适,为了帮助员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他发动大家的智慧,集思广益,采用物流部拆卸下来的废弃角铁和塑料板制作成一个遮风板,轻松巧妙地解决了这个困扰大家多时的难题。
开拓创新排隐患
2014年,公司自主研发了4A9T机型的发动机,由于这种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并没有专用的止动器,所以该机型增压器的润滑油管在用电枪拧紧时,极易出现变形弯曲,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对此,沈立伟组织工段人员成立了攻关小组,对这一问题进行改进创新,大家在“沈哥”的带领下,开动脑筋、创新思路,仅用了一个多月,便自主研发出了该机型的止动器,并且是采用库房内的废弃材料制作而成,高效低成本地解决了困扰大家已久的难题,确保了发动机的装配质量。
总结经验传帮带
通过个人学习以及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成为工长后的“沈哥”,继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开展员工的培训工作。在试验线上,他将自己总结的判断经验无保留、无差别地传授给新进员工,全面提高岗位操作技能水平。在4A9T机型开始批量生产前,大部分操作者对此机型还比较陌生,对该机型的具体装配流程不熟悉,并且装配部操作者人员众多,学习起来耗时耗力。为了使员工尽快掌握,沈立伟采取“普遍培养,重点选拔”的方式,将班组中的员工分成小组,先对每个班组的一部分工人进行培训,再让完成培训的人员去培训其他人员,用传帮带的方法使班组的每名成员都能够学习到新机型的装配技能,使工段人员整体技能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此外,他还制定了一套四人一组的管理模式,使新老员工共同学习,让老员工的丰富经验来弥补新员工的不足,新员工的年轻活力带动老员工,为工段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达到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目的。
如今,作为工长的他依旧坚持每天学习岗位专业知识,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在职教育获得本科学历,不断给自己“充电”。支撑他不断前进的不仅是他对发动机深深的眷恋和浓厚的兴趣,更在于他对自己的高标准、严要求。在沈立伟的带领下,工段的员工齐心协力,遇到问题集思广益,不怕难不怕苦,每个人身上都充满了朝气、活力和正能量。面对工作中的种种业绩,“沈哥”谦虚地称这是装配人集体的智慧,一个人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员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才能找到开拓创新的思路,攻克难题。
这就是航天三菱装配人口中的“沈哥”,他亲切谦虚、技术过硬、思路宽广、影响力强,他以自己的方式积极调动全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兴趣,培养了工段人员科技创新能力,诠释着航天三菱人追求卓越产品的信念和的创新驱动未来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