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眼中的改革开放
——全国首届工匠榜样航天科工王保森看中国制造到智造转变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8-09-04

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制造业水平上,而制造业中最重要、最核心的是装备制造业,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最具标志性的便是一件件大国重器的诞生,无不对外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了38年的数控工人,我亲身经历了中国制造以及航天事业从有到强的过程。

40年见证了技能人才的飞速成长。1981年从部队转业进入航天事业,当时来工厂的基本都是部队转业者、接班者或者技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就是从零开始,拜师学艺,过去老话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3年后出徒。那个时候培养一个高技能人才,在工厂里摸爬滚打,成才要15年左右,很多荣誉都需要按经验论资排辈。

智能制造、工业4.0等战略的提出,以及不断被提及弘扬的“工匠精神”让工人在社会上的地位得到了更多的尊重,一大批大专毕业生以及专业技校毕业生冲入一线,他们理论知识扎实,只要肯静下心来,成长的速度很快,通过学习、参加技能比赛等平台都可以快速实现晋升的通道,打破了“熬资历”的枷锁,在自己职场规划上看到了希望。

40年见证了中国制造能力的提升。记得刚参加工作时,车间里都是建国初期的加工机床,最好的设备是前苏联的进口普通机床。我在车间见到最早的一台数控设备是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仅仅有了数控显示和基本的程序模块,通过简单口令实现简单零件的加工,在当时都算是“国宝”级待遇。进入90年代后,车间各个角落都零星地摆放上了数控设备。现在随着智能生产线的建立,流水线加工生产,遍地的加工中心,老式的普通设备都成了古董。

设备的更新带来的就是生产效率的变革,现如今一台加工中心都要比当时整个车间设备的生产效率高,而且零件的加工精度、一致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都要优于当时技术最好的师傅水平,但跟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40年见证了航天事业从有到强的过程。随着设计、工艺、加工到总装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装备功能也更加全面。记得最早开始完成一项任务是设计、工艺和技能人员齐上阵,打破脑袋才能保证加工精度最高到0.01毫米级别,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加工精度可以保证在微米级别。

当时大部分材料都是普通钢和铝合金,不锈钢和钛合金的材料就成了“大麻烦”,当时为了攻关拿下这些材料的加工方法,好多工艺人员都直接睡在厂房里,随着工艺不断的优化、加工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新型加工材料的不断普及,目前,钛合金以及各种合金材料的加工早已不成问题,而且我们装备实现了核心零件加工全国产化。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纪录片《大国重器》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正逐步摆脱“世界工厂”的符号,这40年有太多的“没想到”变成了现实。当下,我们已经进入到改革的深水区、攻坚区,好吃的肉都已经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骨头,我们绝不能因为暂时的胜利而沾沾自喜,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相信不远的将来,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

【责任编辑:王钰】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