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守护野骆驼的家园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5-21

罗布泊,中国四大无人区之一,一直以神秘著称于世。提起罗布泊,很多人立刻就会跟沙漠、原子弹、探险、失踪等几个关键词联系起来。

罗布泊东部、新疆哈密市东南200公里的磁海铁矿,长800米、宽700米、深160米的椭圆形矿坑内一片繁忙景象,59辆宽体车、135辆自卸车、58台挖掘机,正在进行矿山生态恢复和土石方回填。

中铁十九局新疆磁海铁矿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程航拍(冯宏超 摄)

曾经的功勋采场,如今已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示范工程。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自2018年12月2日进行生态治理修复以来,已完成采坑回填850万立方米、1700万吨,占总工程量的四分之一。磁海铁矿从开采到回填的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矿山行业生态建设的发展之路。

濒危野骆驼映射生态建设之重

被誉为“沙漠精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野骆驼,历史上曾存在于世界上的很多地方,而如今地球上野骆驼的数量比大熊猫还少。据中外科学家们调查,目前全世界的野骆驼只剩下不到一千只,而且仅存于中国新疆、甘肃及这两个省区与蒙古国交界地带的荒漠戈壁这极狭小的“孤岛”地区。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珍稀濒危物种野骆驼的基因库,保护着世界上60%以上的纯基因野骆驼,在自然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科研和生态价值。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骆驼是罗布泊最大型的野生动物,也是戈壁上耐力最好的“长跑选手”;酷热无情的沙漠让人望而生畏,而它却将之视为家园,罗布泊生命禁区的名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一百多年前,世人认为野骆驼早已消亡,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科学家们在新疆罗布泊发现了野骆驼的踪迹,后来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调查,才摸清了野骆驼的生存情况。

中铁十九局新疆磁海铁矿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程采坑上正在行进的施工车辆(张振宇 摄)

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保护区跨越新疆吐鲁番、哈密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保护区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随着近年来矿产开发的加剧,进入保护区探矿、开矿的情况日益严重。许多地方废弃的矿井和露天采矿坑,已对周围生态造成严重破坏;正在勘探、开发的矿山上的人流车流更将野生动物驱赶的无影无踪,人类日益频繁的活动已严重破坏了野生动物繁衍和迁徙。野骆驼通常固定去一些终年有水的盐泉边饮水,而盐泉之间距离相间多在20至60公里,这些盐泉一旦遭破坏,受惊扰的野生动物因此远遁他方,另觅水源,野骆驼为寻找饮水的跋涉就更加艰辛遥远。可以说,野骆驼栖息、繁殖、采食和饮水等基本生存条件正在日益恶化。

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是新疆矿产大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野生动物是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2018年6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面关停了罗布泊野骆驼自然保护区内的铁矿、有色金属、贵重金属等矿山。为减少人为活动对野骆驼正常生活习性的干扰,维护罗布泊野骆驼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安全,保障珍稀物种栖息地不受威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哈密市成立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矿山企业清理退出工作领导小组,并相继出台了《哈密市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矿山企业清理退出整改工作实施方案》和《哈密市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方案》。至此,矿山生态治理恢复正式提上日程。

矿山施工企业积极参与生态治理与恢复

在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和自治区,富含高价值的矿产资源与缺乏物种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无处不在。矿产开发的车辙已分布于罗布泊荒凉干涸的土地上,人类的进入和频繁活动是否会影响野骆驼繁衍生息?不断的开采是否会破坏保护区的植被,导致沙漠化程度加剧?不仅是环保人士和地方政府担心的事,作为扎根磁海铁矿10年的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人,为了生态治理与恢复,也一直在付诸努力。

中铁十九局新疆磁海铁矿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程战狼车队(张振宇 摄)

2009年,作为中国露天矿山施工排头兵的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进入新疆矿业市场,施工的第一个矿山就是磁海铁矿。他们创造了骄人的业绩,高峰时期该公司在新疆同时在建13个矿山,任务超过200亿元。2013年,新疆磁海铁矿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获得新疆首家露天矿山安全一级标准化单位。2017年底,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完成了业主新疆八一钢铁磁海铁矿的开采任务。2018年,凭借优良的施工技术经验和设备实力,该公司中标新疆磁海铁矿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程,这也是国内首家露天采坑回填工程。磁海铁矿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工程地处新疆罗布泊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边缘,矿区距离保护区实验区边界约13公里。

今年4月份,记者来到工地采访,遇见了一对80后小夫妻,他们生在青海,工作在新疆,命运与丝绸之路紧密相连。丈夫王有钰是项目的总工程师,妻子郭建香是办公室主任,2010年夫妻二人带着刚满3个月的儿子从鸡讷公路转战甘肃酒泉,参建兰新铁路,2012年来到新疆哈密。之后的7年时间,夫妻二人辗转于新疆白石湖煤矿皮带廊土建施工工程、富蕴铁矿、雅满苏铁矿和磁海生态治理工程。谈及生态环境保护和对野骆驼的了解时,郭建香介绍,罗布泊自然保护区是野骆驼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保护区的库姆塔格沙漠、阿奇克谷地、八一泉等区域是野骆驼重要的水源地和栖息地。野骆驼喝咸水、吃枯草、十几天不吃不喝,可在恶劣条件下顽强生存。野骆驼奔跑时,时速超过60公里,在乱石沟壑遍布的戈壁滩上,想追上野骆驼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野骆驼听觉灵敏,几公里外汽车发动机一响,大地的震动都能传到野骆驼耳朵里。如果贸然进入水源地,恐怕会惊扰到驼群,致使其很长一段时间不来水源地。四五月是野骆驼的产崽期,一旦受惊,小骆驼会被驼群抛弃。

在问到保护野骆驼的举措时,项目经理王继野说:“我们改变了以往在营区建房的做法,减少了人为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对野骆驼的干扰,不使用砂石混凝土和彩钢板房,从200公里外的哈密租用了40个集装箱,工人们吃住办公都在集装箱里。项目部在营区建立入场限制管控制度,工人作为保护野骆驼的志愿者,自发组织巡查非法穿越行为,并及时上报执法部门,为野骆驼的迁徙通道和繁衍生息营造了安全的生存空间。”

此外,项目部采用监测设施对露天采坑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对回填后的采坑进行生态恢复治理。具体的说,该工程用排土场的废石进行回填,废石通过汽车拉运倾倒至露天采坑,回填完成后剩余废石就地封存,再剥离戈壁土进行覆盖,做整平压实处理,覆土恢复原土地使用功能,种植耐旱植物,从而逐步恢复戈壁滩植物的多样性,也为野骆驼迁徙提供临时栖息地和食材。王继野说:“这些举措,必将在今后的国内矿山生态治理中进行复制推广。2019年12月该工程竣工后将成为矿山生态治理的典范。”

古老的丝绸之路,多少人心中仰望的家园,壮美的罗布泊,让人们感到自己就是苍穹之下的一粒尘埃。心怀感恩、停止向大自然的不断索取,忍受着孤独寂寞,与沙漠为伴,为野骆驼守护最后一片净土。他们所做的一切,大地为证,野骆驼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