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牌“坐骑”献礼祖国母亲
——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云海一号02星侧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09-29

9月25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一号02星送入太空。这一型号火箭从1992年首飞至今,已成功发射44次,将92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成功率100%,被航天科技集团授予“金牌火箭”称号。

坚持创新 勇于担当

尽管长征二号丁已是一枚非常成熟的火箭,但试验队把每一次发射都看作全新的开始,不曾懈怠。

今年年初,在一次火箭二级发动机抽检试车时,研制人员发现4台游机的振动量级散差很大。其中,两台振动量级很大,两台振动量级很小。虽然所有试车参数指标均在合格范围内,但这一情况引起了长征二号丁型号两总和发动机研制人员的高度重视。

要不要进行技术改进呢?该型号研制人员和领导颇为纠结。因为,现在这款发动机是现役火箭通用产品,好几个型号都用,已经过几百次的飞行验证。如果此时进行技术改进,将打破原有的技术状态,不仅可能带来新的隐患,而且对已交付装箭的产品的处理也很难。

“绝不能回避问题。以前我们不掌握振动情况,现在发现了薄弱环节,一定要解决。成功不等于成熟,成熟不等于可靠,我们绝不能等出了问题再去面对、再去解决。”火箭总设计师洪刚说。

据洪刚介绍,发动机振动问题是运载火箭的顽疾,大振动不仅会损害发动机本身,也可能会带来周边结构和电气产品损坏,引起功能失效或部件精度和寿命下降,给发射任务埋下隐患,决不能掉以轻心。

出于对发动机可靠性的考虑,也为了保证火箭上其他产品不受影响,经过型号和发动机研制团队研究,大家决定接受挑战,进行技术改进,消除薄弱环节,把发动机振动量级降下来,绝不让火箭带着质量隐患上天。

技术改进意味着承担相应的风险。时间紧、任务重,在得到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后,技术人员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研究工作。为取得新的突破,他们埋头钻研,一次次转变思路,一次次仿真计算,一次次试验尝试。

经过半年多的仿真、试验验证、试车考核,重新“打磨”的火箭二级发动机游机大振动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并在经过严格的更改评审程序后,首次在本次发射任务上成功应用。

简化流程 提高效率

这并不是长二丁火箭的创新首秀。长二丁火箭总指挥谈学军坦言,针对不同卫星,运载火箭要进行不同的设计,软件或硬件的更改在所难免。关键是下得了决心,克服得了困难。

高密度发射是试验队面临的新挑战,长二丁火箭发射次数从两年一次增加到一年八次,甚至十次。

“任务激增了,但我们的研制人员不增反减,个个都是精兵强将。”谈学军介绍,为了有效应对高密度发射形势,运用流程优化,他们编制了《火箭发射场工序手册》,在保证测试覆盖的前提下,进行项目简并。

本次任务试验队员精简至70人,火箭在发射场有效工作时间从两个月缩短至15天。同时,单发长二丁火箭研制周期从原先的18个月缩短为12~15个月,典型任务调整周期甚至缩短为4~5个月。

这些优化措施使长二丁火箭高密度发射能力大幅增强,为后续任务积累了丰富经验。

试验队调度员金煜对此深有感触。她说,试验队为优化流程、缩短准备时间所做的努力,始终未曾停止过。队员们不断琢磨,持续实践,一点一滴挤时间、减人员,最终实现了工作最简、质量最优。

牢记使命 做航天追梦人

试验队队员说,正是从事了航天工作,才让原本不会相识的生命有了交集。

为确保发射任务万无一失,朱盛佶已连续5天上发射塔架进行装配操作。他是总装车间的装配工,与发射基地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次他首次作为正式队员参与箭上装配工作,此前他是基地加注员,后来转业进入火箭总装团队。看到火箭腾空而起时,他无法抑制激动的心情,“就像送别一位老朋友”。

任丹萍和任振平是姐弟俩,姐姐在控制岗,弟弟负责火箭的瞄准工作。虽然在同一个试验队,但工作地点分隔两地,经常晚上吃饭时才能坐在一起聊会儿天,谈话内容也基本都是工作。

“今年的元旦、春节、中秋节恰巧都赶上发射任务,这次国庆节我们要回家陪父母一起吃顿过节饭。”姐弟俩说,有时非常愧疚不能经常陪在家人身边,但家人从来不曾抱怨,这让他们十分感动。

“每天经过发射塔架去往工作点时,注视着高耸的火箭,都会强烈地感受到作为一名航天人的使命和职责。干航天,不仅要钻研技术,更要对得起自己的职责。”任振平说。

任务结束后,试验队员将返回单位继续进行研制工作。洪刚说,年轻人有激情、有冲劲,技术人员往往身兼多职。有人以为发射任务是我们的全部工作,其实发射只是火箭生命周期的最后一项工作,大量的研制测试工作是在“家里”完成的。

多发任务并行研制,多发任务并行测试和发射,试验队员们常常要兼顾“家里”研制工作,同时奔波于不同发射场执行测试发射任务。也正是这些年轻航天人的奋勇接力,让火箭一次次成功腾空而起,不断续写着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