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片蓝天白云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19-10-08

2019年9月26日,北京轨道交通大兴国际机场线开通试运营。这绿色工程的背后,贯穿着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四局建设者的“绿色理念”和“环保秘籍”。几年来,他们让施工现场的PM2.5数值连创新低,空气质量始终达优,环保施工成为全线标杆。

严守“蓝天保卫战”的红线

进场之初,项目部技术人员就算了一笔账:3.8公里盾构施工任务,需将开挖出的51万方渣土运出,还要将近5万吨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等拌和成近4万方浆液从地上运输到地下,用于二次注浆,整个施工就是与渣土等污染物打交道的过程。

“扎实做好扬尘防治工作,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这是项目全体职工的共同誓言。

盾构施工现场。胡琦 摄

“工地的扬尘治理事关首都的空气质量,事关人民的身体健康,更会直接影响到我们企业的信誉和发展,是我们永远不能触碰的‘红线’!”2016年9月进场之初,项目负责人就明确了目标:治理“全覆盖”、监管“无死角”、污染“零容忍”,全力以赴做好扬尘治理工作。

项目部制定了集环境质量监测、施工扬尘防治、扬尘隐患排除等于一体的科学严密的环保方案,严格按照六个“百分百”要求多管齐下治理扬尘。

配好“蓝天保卫战”的硬件

施工现场,4台雾炮机全方位洒水,4台移动冲洗机在盾构区间运输渣土的连续皮带机系统周边持续工作,通过增大渣土的湿度,有效地从源头防尘降尘。

渣土外运是扬尘治理中的关键环节,每天有100多辆满载渣土的重型货车进出施工现场。为此,他们在出口位置设置储水池、洗车台、排水沟,要求所有车辆必须先由自动洗车台初洗,再用移动洗车机对重点部位进行冲洗,最后人工冲洗,3次“沐浴”后方可出门上路,整个过程需要5名工人和1名技术员合作才能完成。

同时,项目部不惜重金建起全线唯一的全包封砂浆站,为施工中最大的粉尘污染源罩上了巨大的“金钟罩”。

在这个由新型铝塑岩棉板搭建起的高21米、面积达900平方米的空间里,膨润土、粉煤灰、水泥等施工原料由室外管道输入,经机器拌和制成砂浆,再通过埋藏在地下的管道输送到施工现场,整个过程不仅实现了砂浆生产、运输、使用全封闭,而且降低了噪声污染。

此外,项目部对砂浆站内的降尘工作也是颇费脑筋。除自带除尘器的物料罐外,他们还配置了排风扇、雾炮机、设备净化器等降尘设备,在减少粉尘泄漏、噪声污染的同时,避免了室内一线工人们的“呼吸之痛”。

提升“蓝天保卫战”的软实力

“我们有一个上百人的专业队伍,专门负责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每一个角落的洒水,每一部出渣车辆的清洗,甚至隧道里每一处楼梯扶手、每一环管片的保洁,都有专人负责。”项目部副经理道出了做好扬尘治理工作的一大秘籍,“虽然管理成本增加了,但是环境保护效果非常明显,这样做也是非常值得的。”

测量工程师正在精确测量相关数据。胡琦 摄

在正式施工之前,中铁十四局联合设计单位以及材料、工装设备厂家经过4次揭板试验,得出最佳施工参数,并在无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总结出适于地铁环境的CRTSⅢ型轨道板整体道床施工工艺。该工艺通过在底座板上铺设一层2.7厘米厚的橡胶减振垫,然后在上部铺设轨道板,最后通过灌注孔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完成整体道床施工,同时还降低了噪声污染。

此外,该项目对施工场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做好渣土覆盖、绿色运输、工地路面硬化绿化等工作,并对场区门外100米范围内的裸露地面进行绿化或覆盖绿色防尘网,进一步保护项目驻地及施工现场周边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