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无疆大爱培沃土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3-12

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批准尚义县等13个县和1个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中国铁建定点帮扶了18年的尚义县正式脱贫“摘帽”。

18个寒来暑往,中国铁建时刻心系19万尚义人民,自接过扶贫任务的那一刻起,就义不容辞地扛起责任。

倾情倾力“接力跑”

尚义县人民不会忘记,就一个多月前,张家口市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就出现在尚义县,且累计确诊病例达4例,形势非常严峻。中国铁建、中铁十四局得知情况后,火速援助,分别提供防疫资金50万元,用于购置救护车4辆,助力抗击疫情。随后,位于尚义县的中铁十四局大青沟项目部第一时间向尚义县红十字会捐赠防疫资金10万元、消毒液40桶、口罩1万只。

“人间有爱,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感谢中国铁建的无私帮助。”尚义县县长徐进海代表全县人民表达了真诚的谢意。莽莽草原,悠悠岁月,讲不尽中国铁建和尚义人民的深情厚谊。历史的指针拨回到18年前,2002年9月,中国铁建第一批扶贫挂职干部和相关人员进驻尚义县,深入全县14个乡镇的40个贫困村、1000个贫困户和重点厂矿企业、学校、医院进行实地调研,谋划扶贫良策。

大美尚义

尚义县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属“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交通不发达,自然条件差,是国家级贫困县、河北省深度贫困县,有深度贫困村15个。面对贫困人口的现状,中国铁建加大扶贫力度,在之后的9年里,直接和协调投入资金(包括物资折款)1000多万元,对尚义县实施帮扶项目50个,协调引进项目资金1.3亿元。

2016年4月,中国铁建把扶贫的“接力棒”传到中铁十四局手中,自豪感和压力感同时袭来。没有一刻停留,中铁十四局召开会议,成立领导小组,选拔扶贫干部,进行现场调研,制定扶贫方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全面打响……

中国铁建领导亲自带队,现场指挥,把解决贫困人口“就业难题”列为精准扶贫的治本之策。很快,中铁十四局出资200万元注册成立了“尚农劳务有限公司”,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派遣组织,对劳务人员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促进他们向技能型工人转变,增加工资收入。“能成为中国铁建的一分子很自豪,我在京张高铁工作3年了,融入了这个大家庭,也富裕了小家庭。”来自尚义县的大学毕业生祖昕说。

为让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中铁十四局开通了“绿色通道”,以“集中报名、资格审查、统一面试”的形式,每年拿出一定名额,按照适当的标准招录符合条件的尚义籍贫困家庭毕业生。近两年,62名尚义籍大学毕业生走进中国铁建,每人每年至少有6万元的工资收入,按4口之家计算,家庭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多元,真正实现了“帮扶一人就业,带动全家脱贫”。

为答好贫困人口就业这道“题”,中国铁建打出一套“组合拳”:联合尚义职教中心、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合作办学,联合开办“铁道施工与养护”专业,推行“订单教育”“工学结合”,进行“2+2+1”教学,并由中铁十四局对毕业生进行集中安置。

走“造血”式扶贫之路

中国铁建党委摸底子、找路子、出方子,下足了“绣花”功夫,以产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开启了“造血”式扶贫之路。

“近几年接到中国铁建工装采购订单23万套,价值3300多万元,优先安置1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每人每月能增收2000元……”谈起中国铁建,尚义县伦比服饰公司总经理马贵春总是充满感激。

工装定点采购签约

出水才见两腿泥。中国铁建派驻扶贫干部踏遍172个行政村落,调研走访,发现伦比服饰公司实力雄厚,但困于交通不便,订单不足。“扶持本地企业,产业带动,助力群众脱贫”,在充分调研后,中国铁建党委作出正确选择。中铁十四局率先将伦比服饰公司纳入工装供应商名录,签订工装加工合同。随后,伦比服饰公司的业务范围扩大至整个中国铁建,订单数量和加工规模不断扩大。

不仅如此,受“扶贫微工厂”的启发,中铁十四局协助伦比服饰公司建立起“家庭微车间”,免费将缝纫设备安装到户,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并送料到户。工人在家里加工,企业上门回收,足不出户就能在家就业。

七甲乡西平山村贫困户刘继焕,丈夫常年外出打工,两个孩子上学,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亲因病卧床,苦于出不了家门。加入“家庭微车间”之后,她平均每天能缝制7条裤子,1条挣7元加工费,1个月就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家庭微车间”已发展到130余户,为城乡闲散“半劳力”搭建起精准脱贫的“大舞台”。伦比服饰公司已成为尚义县叫得响、过得硬的企业。

尝到了“抓产业促就业”的甘甜,中铁十四局又将谷之禅公司纳入产业帮扶对象。该公司在尚义县建有燕麦种植基地,所有产品都是以燕麦为主要原料进行深加工。中铁十四局通过产业深度融合,带动贫困户流转土地,从事种植业或到加工厂务工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目前,该公司每年可加工各种谷物产品2万吨,生产饮料6000万瓶。

中国铁建再次发挥单位多、员工多的优势,帮扶谷之禅公司增加订单开拓市场,平均每年订购500万元的产品,辐射带动建档立卡的1451个贫困户3217人实现增收。已脱贫致富的侯达子沟村村民殷振果算了一笔账,把自家的15亩地租给中铁十四局,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在基地务工,一年又赚了2万多元,顺利实现了稳定脱贫。

原来,中铁十四局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选定甲石河乡侯达子沟村,流转贫困户土地265亩,建立起无公害小杂粮种植基地,既为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又能提供优质的杂粮产品,种植基地每年吸纳当地务工人员达2000余人次。

中铁十四局的小杂粮基地

同时,中国铁建选定下马圈乡小杂粮加工厂作为消费扶贫基地,以高于市场的价格采购杂粮杂豆,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2019年,中国铁建共采购下马圈乡杂粮杂豆17万千克,带动全乡434个种植户共984人通过杂粮种植实现有尊严地脱贫增收,激发了贫困人口种植的积极性,实现了“造血”式扶贫。

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学生、病人是中国铁建最关切的群体,也是帮扶的重心。

近几年,他们紧紧围绕贫困人口的衣食住行,“扶真贫、真扶贫”,不作秀、不摆“花架子”,实打实做好民生工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中铁十四局出资50万元,用于小蒜沟敬老院暖气管道全面改造、硬化平整院落,使40多名孤寡老人暖洋洋过冬;出资375.6万元,为下马圈乡建设了尚义县幸福互助院,使116户贫困老人圆了住新房的梦想。

尚义县劳务人员在工地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中国铁建投入20万元,设立“中国铁建奖学基金”,向尚义县乡镇小学捐赠了价值10万元的安全书包、应急包、书籍等。中铁十四局筹资20万元,对尚义三中教学楼进行维修;对尚义三中和下马圈小学32名成绩优异的困难学生,制定了每年给每人帮扶3000元的政策,共发放助学金30多万元;同时,他们出资12万元,向下马圈中心小学捐赠了20台电脑,并为学生购置了17套夏冬季校服、球鞋。为改变贫困人口“大病一场,小康泡汤”的命运,中铁十四局再次出资270万元,建立乡村卫生室27个;投入182万元,购买7辆流动医疗服务车,使贫困人口“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人管”。

中铁十九局精准帮扶南朝碾村,为9户有瘫痪病人的贫困家庭安装“紧急呼救器”,多次联系各大医院到村里义诊,并发放各类药物;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9岁儿童郭青兰接到北京就诊,并承担全部费用……

一组组数字的背后,是中国铁建扶贫救困的一个个缩影,也是爱心的流动,善意的绵延,彰显了央企的责任担当和大爱无疆。

指针转到2019年,脱贫攻坚进入了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剩下的都是一些贫中之贫、难中之难。虽然贫困的绝对人口在减少,但脱贫攻坚的任务仍然很重,难度在增加。

“科学谋划、精细落实,既注重短期‘快脱贫’,又做到长期‘不返贫’,必须攻城拔寨”,中国铁建总裁、党委副书记庄尚标在调研中要求。中国铁建扶贫干部深入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每到一地都与村民、工人和企业负责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实际情况,认真谋划脱贫良策。他们在调研中发现:光伏项目建设周期短、见效快、收益期长,对于贫困家庭快速稳定脱贫具有极佳效果。

为此,中铁十四局投入70万元、铁五院投入93万元,建起了南朝碾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项目,2019年实现收益24万元,全村所有贫困户每户年均受益3000元,并连续享受20年。2019年末,中铁十九局又投入225万元在下马圈乡建立起290千瓦的屋顶式光伏发电站,预计每年可带来电力收入27万元。

“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能丢下一个贫困群众。”18年来,中国铁建在尚义这片热土上,带着感情扶,带着责任帮,用真情让当地人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