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系统借智能汽车一双“慧眼”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03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的北斗三号GEO-2卫星(即第29颗北斗三号卫星、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已成功进入预定工作轨道,卫星工作正常。后续,该卫星将经过全面测试和评估,随后接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提供导航服务。

前不久,《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也正式下发,文件汇集了国家11部委发展智能汽车的决策,明确了中国智能汽车体系建设的发展路线。其中特别提到,智能汽车要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这意味着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加速向场景应用落地。

此前,市场已经做出反应,移动、电信等运营商加紧推进高精度基站建设,在全国各地市的5G基站加装了北斗系统设备,智能汽车芯片商也纷纷推出支持北斗系统的智能汽车终端产品。那么,大家翘首以盼的智能网联汽车是什么?北斗系统如何参与其中呢?

车联万物 姿态感知

智能网联车也被称为智能汽车,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拆解为智能、网联、汽车3个要素,实现车辆、交通和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控制。

北斗系统和5G技术将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新机遇

谈及智能汽车,一定绕不开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车用无线通信网络(V2X),像手机使用的移动互联网一样,负责数据信息传递与交换。其中,V代指车辆,2意为面向,X代表所有与车产生交互的对象,包括车、人、道路基础设施、运营商网络等。

设想在车联网的世界里,车辆形成庞大的网络,与万物互联。智能汽车通过车载单元互相感知交流、避免交通事故,通过路边单元获取监控、不停车收费等实时信息,行人携带移动电子设备与车载设备交互,及时感知、保护弱势交通群体,连接运营商的5G基站,实现导航、娱乐、紧急救援等功能。

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中,北斗通信服务和移动通信双网互通,地基与天基协同作战,建立车用应急系统,实现北斗系统与智能汽车信息互联。

智能汽车的第二个标准是自动驾驶,用于判断车辆的“智力”,即能否在人工部分干预或完全不干预的情况下安全自主行驶。目前,世界上最广为人知的标准来自美国机动车工程师学会,由低到高把汽车划分为L0~L5六个等级。

目前,市场上的多数车辆可以达到部分自动驾驶水平,实现智能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在此之上,还有三重智能等级。智能汽车的终极目标是完全自动驾驶,只需要输入终点,车辆会自动查找路线、安全行驶,把人从“驾驶员”的位置上解放出来。

北斗系统可提高车辆的精度位置和姿态感知

从技术层面看,智能驾驶需要定位导航、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决策控制,定位导航技术决定车辆高精度位置和姿态感知,是核心技术之一。可以说,北斗系统是智能汽车的眼睛。

精确到十亿分之一秒

按照国家文件指导,未来将充分利用已有北斗导航卫星的定位基准站网,推动全国统一的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这正是北斗系统的专长。

如今,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数据时代更需要全球统一的时间尺度,在高精度时间基准方面,北斗系统时间基准与协调世界时的偏差保持在50纳秒以内,全球授时精度20纳秒。

20纳秒是什么水平?纳秒是老百姓很少接触到的时间单位,1秒的十亿分之一等于1纳秒。

时间就是金钱,金融市场高频交易瞬息万变,上海证券交易所对时间准确度的要求已经达到百纳秒量级。此外,北斗系统授时还服务于电力、大型工程领域。过去,我国电力运行时间依赖美国GPS系统,是北斗系统改“美国授时”为“中国授时”。

目前,我国已经和美、俄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合作,利用北斗时间传递链路,国际计量局与我国签订了推进北斗链路成为国际标准时间正式链路的协议,这意味着北斗系统授时精度不仅符合国际标准,更成为国际标准的一部分。

空间位置的准确度取决于时间度量的准确度,1微秒的时间测量误差,导致的地面定位误差约300米。高精度的时空基准服务,也是用户最常接触到的定位导航功能。

变革带来新机遇

截至目前,我国共计发射了54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全球核心星座已经部署完成。北斗系统空间段由分布于3种轨道的卫星组成,地面段负责卫星控制监测管理,用户段为终端设备,为全球用户提供各类服务。

交通运输领域早已出现北斗系统的身影。截至2019年12月,国内超过650万辆营运车辆、4万辆邮政和快递车辆,36个中心城市约8万辆公交车上的导航设施应用了北斗系统,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北斗系统与智能汽车的变革序幕正在缓缓拉开。2019年底,利用北斗高精度设备,某国内汽车企业与中国移动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启动了“5G+自动驾驶重卡”示范运营,实现了港区特定场景下的高度自动驾驶,精确停车、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以及东海大桥队列行驶。

5G智能重卡

示范,是推动智能网联车落地的关键第一步。2019年,我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试运营许可证,在武汉市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颁发,这意味着智能汽车从测试走向商业化运营,离市场化更近一步。

未来两年,北京市将描绘出北斗系统与智能网联车的使用场景。2020-2022年期间,北京市计划将北斗技术应用于冬奥会、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七大应用示范工程,特别是突破5G融合北斗的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持续提升室外到室内,地面到地下的无缝连接时空信息服务。

按照《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规划,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将基本形成。在汽车市场变革融合的新时代,北斗系统和5G技术将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