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刘振财:1970年春天,我押运火箭三级发动机去基地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4-21

视频截图为东方红一号卫星与火箭对接的场景。图中头戴白帽子、身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为此文作者刘振财。

我是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一名普通退休工人,今年86岁。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创建初期就参加工作的航天人,我退休前一直从事航天产品生产装配工作,目睹了几代航天人以国为重、拼搏奉献的一个个春夏秋冬,也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波澜壮阔发展历程。在我看来,春天是一年四季中尤为美好的季节,这时候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也标志着一年崭新的开始。每逢到了这个季节,我总能想起很多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春天的故事。那些往事时常让我魂牵梦绕,也令我感慨万千,而其中最难忘的当属1970年春天的故事。

50年前,我是211厂7车间的一名航天产品总装工人,受组织委派,我在那年春天参与执行了一次关键而光荣的任务,那次任务关乎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的壮举,也是中国航天树立起的第一个里程碑。

我长期从事火箭弹体的装配工作,1970年的春天,我调到头部组不到半年时间,工作内容方面没有太大变化。当第一次看到刚面世不久的173公斤、72面体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时,我的内心十分激动。这个由五院研制的“家伙”,外表银光闪闪,个头并不大,看起来小巧玲珑。我们装配的火箭就是要为它服务、把它送上天,这在国家层面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暗地里下定决心,一定认真呵护、好好“伺候”它。

那个时候,纪律非常严格,我们从事的工作内容绝对不能向外界透露任何点滴。在厂房里工作时,偶尔会有经过专门批准的摄像人员扛着机器对生产现场进行拍摄。我们自然不能分心,要继续做好本职工作。

我们负责保证卫星与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三级发动机按照设计进行对接,下一步和二级对接成为一体,再之后,产品就发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进行后续工作,由于身在北京,我们只能静候发射成功的喜讯。经历了无尽的等待,我们得到的却是一个坏消息:综合测试中,火箭三级发动机出现异常,要进行更换。听到这个消息,大家都很紧张,虽然车间尚存一个备份产品,可是在短时间内如何运输到发射场是个问题。

我们7车间的工作人员在车间领导的带领下,本着急事急办的原则,抓紧时间将产品转运到飞机上并固定牢靠。这时,车间领导给我布置了一个任务:“刘师傅,光荣艰巨的押运任务就交给你了,有什么困难吗?”实话说,我一时感觉很突然,因为这个任务承载的责任太重了。不过,航天人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当即表示没问题,保证完成押运任务。

执行这次押运任务的除了我还有3名同志:一名军宣队干部,一名主管设计师,一名检验外场组人员。晚上8点,所有人员集合登机。上了飞机后,我首先围着产品转了两圈,仔细检查产品状况,保证心中有数。9点整,飞机顺着跑道从南向北滑行,呼啸而起。不知不觉,飞机爬高到7000米以上,我往下看,发现一条细细的白线,同行的人说那是黄河。

后来,同行的一名干部出现晕机状况,我看他汗流满面,安慰他躺下、放松点就会好很多。不知不觉,飞机飞到了兰州上空,机舱发生了明显抖动。我赶紧观察产品有无位移,好在固定得很牢,没有异常。很快,我的身体开始有失重感觉,飞机开始下降。

零点时分,飞机着陆,我心里很高兴,终于平安到达。发射场的人员立即组织卸下了产品。这时,机长向我们解释,在兰州上空是因为躲避雷区致使飞机抖动,好在没有意外,“恭喜你们完成任务。”他说。

图为长征一号火箭矗立在发射塔架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发射窗口已到,1970年4月24日晚我们被安排在距发射点1.5公里处等待。远望天空,乌云密布,可就在刹那间,乌云闪开了一条缝,像是打开了一扇天门,天上的星星依稀可见。21点35分,点火口令下达,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拔地而起,拖着长长的烈焰,呼啸着飞向通天之路。

此后,传来了人们熟悉的《东方红》乐曲。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世界为之惊叹。作为参与其中的航天人,我感慨万千:为了等待这一刻,航天人吃了多少苦、闯过多少关、熬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才终于取得成功。

作为一名工人,我为自己一生从事的工作感到自豪。就在前几天,我在手机上看到一段有关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影像纪录片,里面有两个人推着东方红一号卫星与火箭对接的场景。那个头戴白帽子、身穿白大褂、正在工作的人,正是36岁的我。看着那画面,我仿佛又回到了50年前的那个春天。

刘振财展示自己获得的从事航天事业三十年纪念品,该纪念品由航空航天工业部于1991年颁发。刘淮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