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彰显“铁建力量”

文章来源: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05-07

在海拔5000米的青藏高原开山拓土、修路建房,是一种怎样的毅力和坚强?在飞沙走石、冰天雪地的施工现场,确保项目建设进度不减、施工节奏不慢,是一种怎样的敬业和付出?满腔热血、无私坚守,他们有着铁道兵的执着和担当。在中国铁建所属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玉龙铜矿项目,每一个脚印,都刻录着跋涉的艰辛;每一份捷报,都传递着智慧与汗水交融的喜悦。

玉龙铜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角的金沙江与澜沧江之间的宁静山脉北段分水岭地带,属大陆性的温带半干旱高寒山地气候,具有四季不分、气象多变、紫外线辐射强、气压低等高原山地气候特点,这片神奇的土地在有色行业以其巨大的金属储有量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让众人所知。

玉龙铜矿项目采坑

脆弱的生态、崎岖的道路……如何在环境保护与施工生产之间找到平衡点,将这里沉睡千年的宝藏高效有序的挖掘开采是几代人共同思考的问题。2018年年底,踏着即将敲响的新年钟声,一群身着橙色工装的铁建矿工进军雪域高原,担负起资源开采、振兴民族经济的重任,在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玉龙铜矿项目位于西藏昌都境内,是西藏自治区“十三五”唯一的重点矿业项目。作为项目经理的田彦平带领5个技术和管理人员来到这个生命的禁区,而进场后面对的是低温缺氧、大雪封山、山路崎岖、人员高原反应适应期长、施工队伍减员率高等重重困难。按业主要求必须4月份开工,时间不等人,他们咬定项目总体建设目标,一天也不能耽搁,现场勘察、调查地质、选定营区,第一天到就有4人出现各种高原反应病倒了。车辆在高原行驶因为动力不足异常困难,再加上大雪封山,稍大一些的坡度车辆根本无法前行,他们只能冒着风雪徒步前行,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用时5天每天徒步十多公里,爬遍7个山头,克服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在“生命禁区”的雪域高原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

玉龙铜矿项目开工仪式

2019年4月3日,玉龙铜矿项目改扩建工程全面开工。高寒、缺氧、冻土、疫情影响,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种问题和困难纷纷而至,面对困难和问题,项目领导坚守岗位,加大与政府部门和业主的协调力度,全方位有序组织员工返岗、施工人员进场作业,千方百计保证急需材料供应,调整生产节奏,优先保证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正常生产。

“我一年前来到项目的时候,每天都会在采场周边的沟壑中穿行,这周边的每座山、每条沟我都走遍了。”项目经理田彦平介绍,“地形不熟、环境不熟,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我们就走周边的山脉沟壑,将营区的选址一点一点标出来。”因为天气干燥,早晨起来鼻腔内经常有积血;因为对环境的不适应,强烈的高原反应让人头痛难忍,呼吸困难。可这一切却丝毫没有浇灭他们对于工作的热情,每个人的工作热情丝毫不减,个个干劲十足。海拔5000米高原的大山里,天气变化莫测,在这里施工不仅是对人和对机械设备的考验,更是对人的意志的挑战。“一路走来不容易啊,能够坚持下来,既是勇气,也是运气”回想这一年走过的历程,项目副经理熊世伟仍然心有余悸。

玉龙铜矿项目施工现场

青藏高原素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早上晴空万里,中午大雪纷飞,厚厚的工装始终不能离身,施工现场人员基本上都是黑红的脸被晒得暴起了皮,他们既要面对高海拔、大温差、低温干燥、氧气稀薄,又要面对工作压力,白天在现场,晚上看设计图,排进度、列计划。

“为了加快项目建设保证按期投产,我已经有8个多月没有回家了,本来按照项目安排2月份可以休假,但是疫情原因无法回家,如今复工复产施工大干,等忙完这段时间再回家”。项目党工委书记黎安胜说道。

400多个日夜,烈日暴晒、高原缺氧的危险,都未能减退铁建矿工一往无前的坚定步伐。在这里,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繁忙的施工任务,他们正阔步向前,用铁建力量创造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