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鱼米之乡”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11-24

“你俚这么大个家伙横在湖面上,怎么可能不影响我俚养殖,鱼虾都要死掉啦。”一大早,一位操着浓重吴语口音的阿公就“登门拜访”了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三航局无锡太湖隧道项目部。原来是眼见施工船“桩9号”要在湖面作业,生怕湖水被污染的当地渔民阿公陈清和急了,撂下手中的活赶到了项目部。

中交三航局承建的太湖隧道项目是国内在建的最长水下隧道。项目陆域附近是以“山水氧吧”而闻名的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森林覆盖高达70%,周边5A级旅游景区就有2个。隧道施工不可避免要在湖面围堰,打桩船施工作业的声音仿佛敲在了渔民们的心坎儿上。如何打消他们的顾虑?借着陈阿公的来访,项目党支部副书记杨国栋决定邀请他和其他渔民们到临时码头观摩。

“这条长长的传送带是什么?”临时码头上方,一条高约6米、总长达700多米的“V字形”空中带式输送机吸引了陈阿公的视线。“阿公,这可是我们项目部告别‘灰头土脸’的法宝。”杨国栋为渔民们做起讲解。原来,为保证太湖隧道项目的混凝土供应,项目部建造了一个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总面积10800平方米的混凝土供应中心。这个巨大的建筑物内包含着12个砂石料料仓,可储存120万吨砂石,还拥有3台搅拌站,高峰期每天可生产高品质混凝土约3000立方米。

“噪音大、污水流、粉尘扬”历来是搅拌站最头疼的三大“疑难杂症”,而项目部别出心裁设计的这条高空履带,完美地解决了粉尘扬难题。施工所需砂石等原材料通过这条光洁、全封闭的高空履带被运送到距离临时码头200米的混凝土供应中心里,再通过两条长约200米的皮带机被精准放置在12个料仓的指定位置。下料完成后,4台高空雾炮机不间断地喷洒水雾,把扬尘控制在料仓里。这样的传送方式不仅解决了运输扬尘问题,还减少了原材料的运送成本。

转身望去,碧波荡漾的太湖水面自湖中心向岸边被划分成了9个板块。“阿公,您再看咱们湖面上划分出来这几个区域。”顺着杨国栋手指的方向,陈阿公惊奇地发现有鱼虾时不时跃出水面。“在‘鱼米之乡’搞施工,我们对环保工作打起了十二分精神!”谈起项目上的环保举措,杨国栋滔滔不绝。

太湖隧道主体工程穿越湖区中心,按传统的整体围堰施工,会阻塞水上通航、水源流通,还会对湖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此,项目部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四仓流水作业”模式,采用堰筑法从岸边向湖中逐段分仓推进。围堰、抽水、开挖、主体建设,每完成一仓主体工程建设,立即进行回土、回水作业,恢复湖面原貌。

“至于您早上看到的大施工船‘桩9号’,是条51岁‘高龄’的功勋船!为了不在施工作业时产生污染,项目部制定了‘污水零容忍’制度。咱们这位‘老兵’会定期进行体检,含油机舱水和机修污水会由专人收集后送到指定排放地点,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太湖。”杨国栋说完,又带着渔民们在施工现场“观光”一圈,大家终于放下心来。

没过几天,陈阿公提着鱼篓再次光临项目部,笑盈盈的脸上全然没有了上次的紧张。“杨书记,我今天打的这筐鱼送给你俚吃!我俚现在都盼着隧道赶快建成,捞上来的鱼虾就能更快运往更多地方了呢!”陈阿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