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往事】最忆是核城

文章来源: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0-12-18

“404”这个代号对于中国核事业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每每回忆起中国核工业筚路蓝缕启山林的创业征程,大家便说,去四0四看看吧;说起薪火相传而又历久弥新的核工业精神,也总会说,去四0四看看吧。四0四坐落于嘉峪关以西的苍茫戈壁之中,是一个传说在地图上找不到的神秘小城。人们习惯称她为“中国核城”,这里建成过中国第一个军用生产堆,见证了“两弹”核心部件研制成功的传奇,刻下了老一辈核工业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烙印。

如今,这里是中国建设最早、体系最完整、规模最大、政企合一的核工业综合性科研生产基地。这个企业,便是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一甲子的荣光背后写不尽四0四人的奉献与牺牲,一代代人行胜于言的坚守是对“戈壁滩上扎下根,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誓言最真实生动的写照。四0四是核工业人床前的明月光、心里的朱砂痣。走近中国核城,便仿佛站在了往昔与当下的交汇点上,去探问核工业的历史与未来。

生产篇:老城新象

核城周围依然是茫茫的戈壁荒滩,一丛丛骆驼草依然顽强地生长。老核城依然是四0四的生产区,与老照片中创业之初的百业待兴相比,如今的厂区绿树如荫、楼房林立,多了几分岁月静好的景象,不变的是奋斗于兹的四0四人,依然如骆驼草那般执著勇敢地坚持着对核铸强国梦的追寻。

新时代的四0四坚持科技创新、安全持续发展,铀转化是核工业全产业链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我们坚持做好技术储备工作,随时准备好支持相关工程的跨越式发展需要。”四0四建有中国第一代最大的铀转化生产设施,掌握着铀纯化、铀转化全过程生产技术,如今已基本形成了万吨级铀纯化转化能力,位居世界前列。“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铀纯化转化技术体系已经形成。”四0四第一分公司总工程师魏刚语气坚定而充满期待。把握时代的发展机遇,四0四不仅在核燃料供应链中站稳了脚跟,更提高了中国核燃料生产能力,满足了国家核电发展的需要,为核电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推进铀纯化转化项目建设的同时,四0四还形成了材料科研生产及储备能力;建起了我国唯一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中间试验厂,打通了动力堆乏燃料后处理工艺流程;具备了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治理能力。十多年来,一个多元化的“4+X”创新发展格局正在不断形成。

2016年,四0四迎来了第三次创新创业的发展时期,提出了“科研带动生产”的发展理念,注重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目前,四0四正在积极筹备搭建四0四国家实验室,计划依托四0四提供公共设施运行和后勤保障服务,布局整个核工业领域,对标橡树岭、阿贡等国家实验室,打造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引领作用的核科技创新研发平台。一幅“百年四0四”的蓝图正徐徐绘就。

生活篇:新城往事

秧歌锣鼓,红绸彩带,外景广场,内景人家。这是2007年2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在报道核城居民搬入新城过大年的画面。2006年8月启动搬迁,2007年春节前夕,近6000户职工搬进了新家。他们第一次离开了工作生活40多年的戈壁滩,在城市里过春节。

大道主路,纵贯东西,楼林立成片,园七彩缤纷。这是今日走在四0四嘉峪关生活区中映入眼帘的图景。碧波园、兰泽园、枫林园、青禾园、金橘园、丰麦园、紫竹园……楼名诗意,屋舍俨然。有数字说,楼200多栋,地124万平方米,居民20000多人。这是中国核城大搬迁交上的喜人答卷。

新城建设与搬迁工作自2003年启动,按照“209”号文件的要求,主辅分离生活区搬迁。当年搬迁新址曾有两个选项——嘉峪关还是酒泉。全体员工投票表决搬去哪儿,嘉峪关得票超过三分之二,于是来到了现在的新核城。从核工业创业时期建城的“先生产后生活”,到新时期迁城的生产生活区分离;从“与附近居民保持足够距离”,到融入市井人家的零距离。搬迁改善了长期工作在戈壁滩上的核工业建设者的生活条件,也为核城作为新型核战略基地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搬迁圆了两代核城人走出去看看的梦想。”四0四第三分公司的一线职工李丙军今年50岁、在核城生活了50年。半个多世纪,这座城市因“核”而辉煌,因“核”而隐秘。回忆起俱乐部、核城公园等老核城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核城人的眼里会闪出光芒。李丙军无比激动而认真地告诉记者“核城加工厂做的汽水特别好喝!”“现在那里已经变成绿地了。”

回忆,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搬入嘉峪关生活区后,在厂区工作的四0四人每天要乘坐火车专列上下班。视线沿着铁轨向厂区深处飘散开去,心中仿佛听见激昂浑厚的四0四司歌回响。“茫茫的戈壁滩是我的本色,站在这大漠上,我听大风歌,拓荒的足迹走进共和国的史册,我对太阳说,我爱祖国,祖国需要我……”昔日的核城人肩负国家使命,隐居于那片“地图上找不到的404”;如今,新一代核城人坚守在这片他们所深爱的土地上,续写着兴核强国、建设“百年四0四”的恢弘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