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营救

文章来源: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发布时间:2021-02-01

1月上旬,随着北方强冷空气的突袭,江苏省内多个城市同时发布了寒潮橙色预警信号,在黄海之滨的南通吕四港起步港区,一夜之间,气温骤降至零下7度,港区外更是刮起了10级海风,发出阵阵轰鸣。

当地气象台已发布寒潮蓝色预警,这引起了时刻关注天气变化的中交集团所属中交二航局南通吕四港起步港区项目书记王一军的警惕。他第一时间组织项目团队为寒潮做好准备:停止船舶作业,锚地抛锚避风,检查应急救援配备……各项紧张而有序,却不知即将有一场“硬战”要打。

1月5日上午8时起,又一轮狂风开始在项目施工海域呼啸,项目副经理周龙驱车来到了港区内,准备进行安全巡查。港区内阵风不停拍打着海面,往日淡蓝的海水被卷起的淤泥染成暗黄色,近2米高的浪头在其中来回翻滚。

突然,眼前的一幕让周龙不自觉地一惊。只见西港池内淤积位置附近停着一艘原本不该停在这里的渔船,经验告诉周龙,现在海水水位处于下降期,渔船极有可能搁浅,倾斜度将越来越大,但渔船内的船员仿佛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逐渐靠近。周龙立即向王一军汇报情况。“周龙,你继续观察,我马上联系项目业主和海事部门。”王一军很快做出判断,并起身赶往现场。

果不其然,随着水位下降,渔船船身倾斜度越来越大,渔船随时可能倾斜。王一军盯着渔船,不停翻看手机。不久,启东海事处下达救援指令:二航局“海建17”和天航局“舟围1号” 救援船紧急驰援。通过确认,大家得知渔船上仍有7名船员,一旦发生倾覆,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大家听好了,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海建17”船长冯云紧握船舵,所有船员齐心协力,起锚、收揽一气呵成。但超强的西北风和一米多高的巨浪阻挡了“海建17”前进的步伐, “海建17”在风浪里剧烈摇晃,平常1海里仅需8分钟就可抵达,如今最少需要半小时。10时33分,“海建17”先行抵达距离渔船100米左右的位置,并小心避让途中的浅水区。就在冯云尝试逐步靠近渔船时,一个大浪狠狠地砸向了船身侧翼,“建海17”被迫回到了原来的位置。此时,距离较远的“舟围1号”也赶到了现场。

趁着一个波峰过后留下的窗口期,冯云再一次发起尝试,50米、40米、30米……“海建17”与渔船之间的距离不断拉近。在两船相距25米左右时,“海建17”上下摇晃更猛烈了,船员杨涛主动承担撇缆的重任,他手擎缆绳大力一抛,缆绳精准地落在了渔船上。又过了10分钟,两船终于拉近相靠。“先别着急!”冯云大声提醒着渔船上的船员。虽然两船靠在了一起,但由于“海建17”船身较高,上下错抬数米,加上船身剧烈晃动,慌忙翻越登船有落水的风险。

冯云立刻拨通了“舟围1号”船长张涛的电话,以他的经验,这种救援必须以两艘救援船为支点才能为渔船创造脱困空间。在紧急协商后,大家共同制定了“舟围1号”船头倚住“海建17”船身,把“海建17”顶托在渔船旁,形成三船绑定的营救方案。船位已近,水手们一遍遍地检查着“海建17”船上绳梯是否牢固。

绳梯刚固定,大浪迅猛地冲了上来,如同瀑布浇灌在众人头顶,大家被打得东倒西歪,全身湿透。站在最前方的杨涛双手紧紧扣住绳梯,大声呼喊提醒过驳的渔民提防打滑落水。8分钟过去,7位渔民成功转移到“海建17”上。全部渔民登上甲板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太谢谢你们了!”获救后的渔民们嘴唇乌紫,哆嗦着表示感谢。冯云立即安排渔民进船舱,换上早已备好的棉衣,“海建17”和“舟围1号”掉转方向,胜利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