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波一年,让中国第一枚导弹用上国产气瓶

文章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7-08-03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第一枚导弹“1059”仿制成功。“1059”的箱体前装了两个气瓶。一个是环形的,为液氧箱增压;一个是柱形的,为酒精箱增压。

  当年在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现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火箭院”)一部二室从事导弹设计工作的李耀民说:“其中,柱形的气瓶是整个仿制任务的关键项目之一。它若出了问题,如爆炸了,整个导弹就全完了。按照苏联的图纸,它设计要求高、工艺难度大。”可让人头疼的是,用于制造这种气瓶的薄壁大直径无缝钢管,我国生产不了。

放弃进口,自力更生

“一来,国内只能生产大直径厚壁无缝钢管,我们的产品需要薄壁大直径无缝钢管;二来,国内没有旋压辗制气瓶的专用设备;第三,国内也没有用于气瓶热处理的重油正火炉。”李耀民回忆。

无奈之下,设计员们请教了苏联专家古雪夫。在“1059”仿制任务中,古雪夫主管气瓶、活门、导管等管路系统的工作。他听了之后,耸耸肩、摇摇头说:“目前,中国没有条件生产这型气瓶,为不影响‘1059’仿制进度,必须到苏联订货,或者从苏联进口无缝钢管。”

然而,这个建议让一部二室的政委苗逢辰、副主任刘从军和技术员们为难了。李耀民说:“到苏联进口产品,要花比较多的外汇,我们能省还是要省。再者,到国外订货,周期有多长、中间会不会出现耽搁,‘1059’的进度会不会由此受到影响……”

经过讨论,二室上下得出一致结论:“我们要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土洋’结合,把气瓶仿制出来。”

寒冬腊月造访东北工厂

1958年的冬天,刘从军带着李耀民,从北京赶赴工业发达的东北。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下,冷风刺骨,滴水成冰。当地人都穿靴戴帽,裹得严严实实。刘从军、李耀民只穿着单薄的棉衣,临时买了顶棉帽子,就一家家实地造访军工厂。

柱形气瓶不仅需要薄壁大直径无缝钢管,还对压力有很高的要求。这让沈阳好几家颇具实力的军工厂望而却步、力不从心。

眼看着这趟沈阳之行就要无功而返了,没想到,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工厂却为刘从军、李耀民抛来了“橄榄枝”。

“要造出柱形气瓶,必须通过手工自由锻造。这个工厂在这方面技术好、水平高,又有几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李耀民说。

抚顺、北京,两地奔波

从1959年年初到1960年年初,长达1年的时间里,李耀民往返于抚顺和北京。

在抚顺,他白天下厂,和工人师傅们一起讨论、生产,晚上回到招待所,在苏联资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工厂的工艺特点,编写气瓶制造、试验、验收规程。

回北京,他将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一一列出来,组长、同事便是他的坚强“后盾”。大家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成功打退设计、工艺、生产上一个又一个“拦路虎”。

熬过了冬,迎来了春,挨过了夏,送走了秋。如此奔波了一年、奋战了一年,李耀民经历了国产柱形气瓶的整个研制、生产过程。他见证了设计人员大胆地选用我国生产的厚壁无缝钢管,加工成薄壁管,进行代料;见证了工厂老师傅凭借高超的技术,采用自由锻成型工艺,代替旋压辗制气瓶的新方法,并对热处理设备进行改造,以满足要求;也见证了一批批气瓶经过爆破试验和抽检后,证明破坏压力已高于原定的标准……

李耀民说:“一年的时间里,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日夜奋战,成功生产出了第一批、第二批合格的气瓶,各项试验都符合苏联图纸的要求。我们憋着一股劲儿,下决心自力更生,最终实现了气瓶的国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