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打破国外技术封锁,研制成功多频核磁共振测井仪

文章来源: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发布时间:2015-06-15

测井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全过程,是找油找气的关键工程技术,被誉为“地质家的眼睛”。随着复杂、非常规储层成为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测井技术也面临着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各向异性识别难等油气精细评价难题。核磁共振测井技术作为目前唯一可以测量任意岩性储集层自由流体(油、气、水)渗流体积特性的测井方法,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哈里伯顿、斯仑贝谢等油田服务公司相继推出了商业化的核磁共振测井仪器,我国自上个世纪末引进该仪器以来,在复杂岩性识别、低孔渗油气渗透率评价等方面也取得明显应用成效。但由于国外公司对该项技术长期实行垄断政策,导致产品与技术服务价格昂贵,制约了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在我国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针对国内复杂油气勘探和国际油气资源市场开发需要,中国石油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可行性论证,组织产学研相关单位,开展核磁共振测井技术的联合攻关。项目组经过多年攻关,在高信噪比的传感器设计与实现技术、井下多频大功率发射和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多观测模式回波处理与解谱反演成像解释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2014年,项目组实现自主化探头工艺定型,并达到现场投产应用要求,标志着仪器全面定型。

该仪器于2014年正式投产应用,在长庆、华北、青海、吐哈等油田现场测井近40口。通过现场应用表明,整套系统的重复性、一致性、稳定性良好,资料优质,孔隙度、流体识别等主要技术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截止目前,中国石油已经建立了MRT6910多频核磁共振测井仪器行业标准和产品生产线,交付仪器6套,在产12套,平均单套成本比国外同类仪器节约40%,为国产成像测井装备规模化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该技术取得发明专利10件;软件著作权2件,通过中国石油科技成果鉴定,2014年获得中国石油十大科技进展。

该仪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国产高端测井装备又添新的利器,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公司多年的技术封锁,将进一步提高国产测井装备整体水平,提升复杂油气有效识别和精细解释评价能力。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