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近650万亩农田转变灌溉模式
机井通上电 省钱又增产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01-02

“以前都是用柴油机井灌溉,费力又费钱;现在机井通上电以后,灌溉方便又及时,地里的犄角旮旯也能‘喝’上水!”新的一年到来,吉林省白城市德顺乡白吉村村民吴磊在自家炕头和记者算起一年的收入,“我承包了150亩水田,机井通电后每亩省下100多元钱,却能增产40斤,一年增收2万元不在话下!”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耕地面积达553.78万公顷,而在省内中西部地区,由于降水量偏少,如何引水灌溉成为困扰当地农民的大事。“特别是西部地区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以后,原有的柴油机井暴露出了动力不稳等问题,农民对‘柴改电’的呼声很高。”国网吉林省电力公司发展策划部规划二处处长杨晨钧介绍,2016年6月,国家电网公司与吉林省政府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吉林省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和“井井通电”工程合作协议》,双方就加快相关工程建设、推动配套政策资金落实和建立电网建设长效合作机制等事项达成共识。

“不少农田机井远离乡村,扩大供电半径就成了前提。”杨晨钧说,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将“机井通电”工程纳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积极开展农田开发地区电力规划工作,提升电网整体水平,吉林省发改委也积极与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汇报沟通,2017年共争取到2.5亿元农网改造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

为了不影响农村的正常生活用电,工程多是“零点作业”。2017年9月,吉林省“机井通电”工程提前完工,共新建及改造66千伏变电站36座,66千伏线路420公里。工程总投资达52.93亿元。工程涉及9.3万眼柴油机井实施通电改造,643.84万亩农田灌溉模式发生改变,受益人群遍布白城、松原、四平、长春四个地区17个县(市、区)的1681个行政村,59.27万户农民不再为浇地用水发愁。

机井通电还促进种植结构调整。近年来,吉林省中西部农民也在由传统农业向效益农业、由种植农作物向种植经济作物转变,珠葱、大蒜、辣椒、西瓜种植户增加。据测算,实施机井通电工程后,每年将为受益农民节约农田灌溉支出10.04亿元,带动农作物增产6.44亿斤,促进农民增收5.15亿元。

《人民日报》( 2018年01月02日 09 版)

网页版|英文版|邮箱|国资小新|国资报告

网站管理: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

运行维护: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国务院国资委信息中心

办公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26号 邮编:100053

网站标识码bm27000004

京ICP备05052109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12000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