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新国企 余卫平:一带一路上有中车的三生三世情

发布时间:2017-03-13

 

嘉宾:余卫平  全国人大代表  中车副总裁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由倡议阶段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这项由中国为世界量身定制的战略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支持和参与。面对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国企业正在“走出去”的路途中积极探索。

“我们已经在‘一带一路’上建起了‘三生三世的情谊,四海八荒的市场’。”在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副总裁余卫平自信地说道。

正如他所言,近年来,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正在用自己的东方智慧,不断拭亮着“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出海有成果 四大蝶变铸辉煌

在众多的出海的企业中,中国中车算是实至名归的领军者。

余卫平告诉记者,“要想说中车的含金量有多高,我们可以到巴西奥运会上去看,我们可以到中东的麦加朝觐上去看,可以到白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去看。”

时光回溯到2016年盛夏的巴西奥运会。在那届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勇夺26枚金牌,但在余卫平眼中,中国还收获了一块属于“中国制造”的金牌。

据了解,奥运会期间,在穿梭里约的各条奥运专线上,由中国中车提供的地铁车辆每天运送客流量高达30万人次。但即使是这样,中车依然交出了零故障的成绩单。奥运会结束后,巴西奥组委特意发来了感谢信。

视线转向中东,一年一度的麦加朝觐可谓是每年伊斯兰教最为盛大的活动。麦加有一条堪称世界上最拥挤的轻轨线。但在中国中车面前,这些都不是问题。据余卫平介绍,在近几年朝觐期间车辆始终保证24小时运输,也保持着零故障。

去年朝觐结束当天,正好是中国农历的八月十六。当得知车辆保障团队在中秋节当天依旧坚守岗位后,麦加轻轨总裁麦斯非常感动,特意为他们补过中秋节,还称中车员工是最可爱的人。

此外,在白俄罗斯的冰天雪地中也有中车最壮观的风景。余卫平告诉记者,白俄罗斯的交通部长曾在访问中车时说,“在漫天飞舞的雪地当中唯一能跑的‘动物’就是中车的机车。”

其实,在余卫平眼中,高铁出海的成绩到底如何,数据最有说服力。

他告诉记者,去年中车海外的签约额已经超过80亿美元,和前年的同比增长是40%。而就覆盖面而言,中车已经覆盖了七大洲的102个国家,在全球有铁路的国家中,83%都有中车的产品和服务。

而基于数据和深入地分析,余卫平认为,中国高铁出海正在呈现出四大“蝶变”。而除了数量之外,中车在质量、模式和融合上都有着不俗的成绩。

他告诉记者,“从质量上来看,中车接连在美国、欧洲等发达的市场高地拿单,我们的货车更是成功进入有着‘货车故乡’之称的英国;从在模式上讲,中车在服务走出去上也产生了根本性变化,去年中车获得了南非141.4亿元人民币的机车维保合同,这也是中车史上最大的维保合同;而就融合而言,美国、印度、土耳其、南非的成功案例都生动反映出中车是如何融入世界,如何赢得国际赞赏的。”

竞争有秘诀 人文理念促发展

就在全球化进程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大环境给“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带来挑战之时,中车却披荆斩棘,不仅将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化为朋友,还将友谊之手伸向了本土的人民。在这样的成功背后,中国中车又有着怎样的竞争秘诀呢?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春田市,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作为美国工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国很多早年的留学生,都是从这儿开始留学生涯的。也是在这里,中车开办了在美国的第一个工厂。

谈到这里,余卫平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开始建设工厂时,有一座红色的老房子。根据最初的规划,这是一座需要拆除的建筑。可当得知这座已经有着百年历史时,中车决定修改规划。经过认真研究,他们决定将其修缮加固后作办公室使用,让这位百岁老翁“逆生长”,迎来人生第二春。虽然后来的方案成本要高出800万元,但大家认为这钱花得值。也正是中车这种尊重当地传统的决定,最终感动了政府、社会团体和居民。

动工仪式当天,来了一位叫麦克的老人。他握着余卫平的手说,他的祖辈、父辈和他自己都曾经在此工作,母亲年纪大了,无法亲自过来,只能委托麦克专程来表示感谢。母亲让他带话说:“春田又有希望了”。

如今,每逢中车的春田工厂有活动,马萨诸塞州州长、春田市长都会跑过来为中车站台。“我们尊重当地的传统和文化,也必然得到当地的尊重”,通过这件事情,余卫平感慨地说道,“不仅要有产品的合作,还要有人文的增强。”在他看来,诚信就是中车一直秉承的人文理念。

2013年,中车承接了土耳其萨姆松有轨电车项目。就在要发运的时候,强台风“海燕”的突然袭来,使原计划的交付日期至少推迟一个多月。

按照合同中不可抗力的因素,中车是完全有理由推迟交货的。但是中车却选择了不可思议的方式,空运。中车从乌克兰租来空中巨无霸运输机,将整列车装飞到土耳其。殊不知,这比船运的成本高出近9倍。但一直坚守“想用户所想”的余卫平相信,“今天的付出一定会换来明天的回报,信誉是最畅通无阻的通行证”。

最终,这批车辆提前到达土耳其,保证了土耳其萨姆松市有轨电车的按时开通。如今,每当余卫平碰到土耳其合作伙伴,他们都重复一句话,“我们土耳其人,永远记得这个壮举!”

发展有思考 品牌塑造进行时

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余卫平不断地在实践着,思考着,又不断地重复着这个过程。而当“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摆在中车面前时,中车又将如何有所作为呢?

余卫平告诉记者,“中车是一只金猴,而且是能够在风口上抓住机遇、往上继续跳的猴。”

他认为,如果说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的引擎,那么中车就应该是“一带一路”的火车头、主力军和形象大使,就应该勇当“一带一路”的“三好生”。他告诉记者,如今的中车在“一带一路”上已经建立起了“三生三世的情谊,四海八荒的市场。”

谈到这里,余卫平特别提到了中车在南非实行的“四本四帮”的模式。“四本”即“本地化制造、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用工、本土化维修”,这“四本”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发展和制造业的发展。而“四帮”即帮黑人妇女学习企业的知识和管理的案例;帮助儿童;帮助警察,请少林武增教他们练功;帮助南非的员工提升技能和管理水平。

“这‘四帮’就是我们南非版的精准扶贫。”余卫平如是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余卫平从来不是一个满足现状的人。他告诉记者,经过研究思考,要想不断超越自己,就要像农夫打理农活一般精细。余卫平将这个称之为“农夫理论”。

而就中车的实际来讲,他认为,首先要从提供产品开始,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为用户提供轨道交通的中车方案,尤其是要提供一些围绕当地轨道交通发展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其次,是根据当地的具体实际情况,构建一种以中车为主的超值超前的服务体系。最后要注意本地化,通过为当地创造就业、创造税收,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余卫平告诉记者,只要中国企业可以连过“实力关、标准关、文化关、环保关、信誉关”,努力做好“造最可靠的产品、做最可爱的人、做最可敬的企业、树最可亲的品牌”的“四可新人”,并致力于打造受人尊敬的国际化公司,相信在未来就能够走出去、走进去,并最终成为当地的座上宾。